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thyl (2-phenylquinazolin-4-ylsulfanyl)acetat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thyl (2-phenylquinazolin-4-ylsulfanyl)acetate
英文别名
(2-Phenyl-quinazolin-4-ylsulfanyl)-acetic acid ethyl ester;ethyl 2-(2-phenylquinazolin-4-yl)sulfanylacetate
ethyl (2-phenylquinazolin-4-ylsulfanyl)acetat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8H16N2O2S
mdl
——
分子量
324.403
InChiKey
LDEHPRNCJJXOF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6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7
  • 拓扑面积:
    77.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thyl (2-phenylquinazolin-4-ylsulfanyl)acetate1-羟基苯并三唑三乙胺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4.0h, 生成 methyl (2-(2-(2-phenylquinazolin-4-yl)sulfanyl)acetyl)amino-3-methylbut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2-(2-(2-(2-芳基喹唑啉-4-基)硫烷基)乙酰氨基链烷酸甲酯的合成及抑菌活性
    摘要:
    在2-芳基喹唑啉-4(3 H)-硫酮与氯乙酸乙酯的S-化学选择性反应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系列2-(2-(2-(2-芳基喹唑啉-4-基)硫烷基)硫基甲基)乙酰氨基链烷酸酯。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与氨基酸酯盐酸盐的偶联方法。前驱体2-芳基喹唑啉-4(3 H)-硫酮是通过一种新的硫杂方法从2-芳基喹唑啉-4(3 H)-酮通过包括氯化在内的两步反应,然后与N-环己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环己基反应而制备的。铵盐。体外测试了合成化合物的抗菌活性通过纸碟琼脂平板法对两种细菌菌株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致病性酵母白色念珠菌。大多数合成的化合物对E具有显着的抗菌活性。 超过了所使用的标准参考抗生素的大肠杆菌:四环素,红霉素和新霉素。另一方面,大多数合成的化合物对病原酵母C具有中等的抗真菌活性。 白色的。
    DOI:
    10.1002/jhet.3348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2-(2-(2-(2-芳基喹唑啉-4-基)硫烷基)乙酰氨基链烷酸甲酯的合成及抑菌活性
    摘要:
    在2-芳基喹唑啉-4(3 H)-硫酮与氯乙酸乙酯的S-化学选择性反应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系列2-(2-(2-(2-芳基喹唑啉-4-基)硫烷基)硫基甲基)乙酰氨基链烷酸酯。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与氨基酸酯盐酸盐的偶联方法。前驱体2-芳基喹唑啉-4(3 H)-硫酮是通过一种新的硫杂方法从2-芳基喹唑啉-4(3 H)-酮通过包括氯化在内的两步反应,然后与N-环己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环己基反应而制备的。铵盐。体外测试了合成化合物的抗菌活性通过纸碟琼脂平板法对两种细菌菌株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致病性酵母白色念珠菌。大多数合成的化合物对E具有显着的抗菌活性。 超过了所使用的标准参考抗生素的大肠杆菌:四环素,红霉素和新霉素。另一方面,大多数合成的化合物对病原酵母C具有中等的抗真菌活性。 白色的。
    DOI:
    10.1002/jhet.334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Methyl 2‐(2‐(2‐Arylquinazolin‐4‐yl)sulfanyl)acetylamino Alkanoates
    作者:M. I. Megahed、W. Fathalla
    DOI:10.1002/jhet.3348
    日期:2018.12
    A series of methyl 2‐(2‐(2‐arylquinazolin‐4‐yl)sulfanyl)acetylamino alkanoates have been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e S‐chemoselective reaction of 2‐arylquinazolin‐4(3H)‐thione with ethyl chloroacetate and N,N′‐dicyclohexylcarbodiimide coupling method with amino acid ester hydrochloride. The precursor 2‐arylquinazolin‐4(3H)‐thione was prepared by a new thiation method from 2‐arylquinazolin‐4(3H)‐one
    在2-芳基喹唑啉-4(3 H)-硫酮与氯乙酸乙酯的S-化学选择性反应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系列2-(2-(2-(2-芳基喹唑啉-4-基)硫烷基)硫基甲基)乙酰氨基链烷酸酯。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与氨基酸酯盐酸盐的偶联方法。前驱体2-芳基喹唑啉-4(3 H)-硫酮是通过一种新的硫杂方法从2-芳基喹唑啉-4(3 H)-酮通过包括氯化在内的两步反应,然后与N-环己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环己基反应而制备的。铵盐。体外测试了合成化合物的抗菌活性通过纸碟琼脂平板法对两种细菌菌株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致病性酵母白色念珠菌。大多数合成的化合物对E具有显着的抗菌活性。 超过了所使用的标准参考抗生素的大肠杆菌:四环素,红霉素和新霉素。另一方面,大多数合成的化合物对病原酵母C具有中等的抗真菌活性。 白色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