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methylheptyl)dihydroxybora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methylheptyl)dihydroxyborane
英文别名
2-octylboronic acid;Octan-2-ylboronic acid
(1-methylheptyl)dihydroxybora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8H19BO2
mdl
——
分子量
158.049
InChiKey
OEGINECEORLPM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2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40.5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乙二醇(1-methylheptyl)dihydroxyborane正戊烷 为溶剂, 以1.92 g的产率得到2-(1-methylheptyl)[1,3,2]dioxaborolane
    参考文献:
    名称:
    季氯甲基硼酸根阴离子重排中简单烷基的迁移能力:组合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摘要:
    据报道,在硼酸盐(A)和硼酸盐(B)的季铵化作用下,在“盐类”中硼向碳1,2-转变的DFT和MP2水平上进行了组合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为了讨论各种烷基的不同迁移能力,我们研究了伯烷基(R = Me,Et),仲烷基(R = i-Pr)和叔烷基(R = t-Bu)的迁移。已经考虑了抗衡离子Li(+)和溶剂的影响(极化连续模型(PCM)方法)。以下结果是相关的:(a)在所有情况下,反应都是通过协同型机制进行的,该机制解释了实验组观察到的在迁移基团上的构型保留和在迁移末端上的转化。(b)沿主要->次要->方向的迁移障碍趋势 与实验证据一致,在“ ate”物种A中观察到的叔烷基在硼酸盐物种B中被反转。(c)提出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其中势垒趋势是两个相反因素之间微妙相互作用的结果:(1)“空间效应”,有利于对空间要求最苛刻的移民群体,以及(2)“电荷” “效应”与迁移的碳原子的部分碳负离子性质有关,并且有利于取代较少的迁移的碳。
    DOI:
    10.1021/jo026733e
  • 作为产物:
    描述:
    仲辛醇吡啶氯化亚砜碳酸氢钠magnesium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1-methylheptyl)dihydroxyborane
    参考文献:
    名称:
    季氯甲基硼酸根阴离子重排中简单烷基的迁移能力:组合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摘要:
    据报道,在硼酸盐(A)和硼酸盐(B)的季铵化作用下,在“盐类”中硼向碳1,2-转变的DFT和MP2水平上进行了组合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为了讨论各种烷基的不同迁移能力,我们研究了伯烷基(R = Me,Et),仲烷基(R = i-Pr)和叔烷基(R = t-Bu)的迁移。已经考虑了抗衡离子Li(+)和溶剂的影响(极化连续模型(PCM)方法)。以下结果是相关的:(a)在所有情况下,反应都是通过协同型机制进行的,该机制解释了实验组观察到的在迁移基团上的构型保留和在迁移末端上的转化。(b)沿主要->次要->方向的迁移障碍趋势 与实验证据一致,在“ ate”物种A中观察到的叔烷基在硼酸盐物种B中被反转。(c)提出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其中势垒趋势是两个相反因素之间微妙相互作用的结果:(1)“空间效应”,有利于对空间要求最苛刻的移民群体,以及(2)“电荷” “效应”与迁移的碳原子的部分碳负离子性质有关,并且有利于取代较少的迁移的碳。
    DOI:
    10.1021/jo026733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igratory Aptitudes of Simple Alkyl Groups in the Anionotropic Rearrangement of Quaternary Chloromethyl Borate Species:  A Combined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作者:Andrea Bottoni、Marco Lombardo、Andrea Neri、Claudio Trombini
    DOI:10.1021/jo026733e
    日期:2003.5.1
    continuous model (PCM) method) has been considered. The following results are relevant: (a) in all cases, the reaction proceeds via a concerted-type mechanism which explains the retention of configuration at the migrating group and the inversion at the migration terminus experimentally observed. (b) The trend of the migration barriers along the direction primary --> secondary --> tertiary alkyl group
    据报道,在硼酸盐(A)和硼酸盐(B)的季铵化作用下,在“盐类”中硼向碳1,2-转变的DFT和MP2水平上进行了组合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为了讨论各种烷基的不同迁移能力,我们研究了伯烷基(R = Me,Et),仲烷基(R = i-Pr)和叔烷基(R = t-Bu)的迁移。已经考虑了抗衡离子Li(+)和溶剂的影响(极化连续模型(PCM)方法)。以下结果是相关的:(a)在所有情况下,反应都是通过协同型机制进行的,该机制解释了实验组观察到的在迁移基团上的构型保留和在迁移末端上的转化。(b)沿主要->次要->方向的迁移障碍趋势 与实验证据一致,在“ ate”物种A中观察到的叔烷基在硼酸盐物种B中被反转。(c)提出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其中势垒趋势是两个相反因素之间微妙相互作用的结果:(1)“空间效应”,有利于对空间要求最苛刻的移民群体,以及(2)“电荷” “效应”与迁移的碳原子的部分碳负离子性质有关,并且有利于取代较少的迁移的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