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isopentyloxy)phenyl)-4,4,5,5-tetramethyl-1,3,2-dioxaborola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isopentyloxy)phenyl)-4,4,5,5-tetramethyl-1,3,2-dioxaborolane
英文别名
4,4,5,5-Tetramethyl-2-[4-(3-methylbutoxy)phenyl]-1,3,2-dioxaborolane;4,4,5,5-tetramethyl-2-[4-(3-methylbutoxy)phenyl]-1,3,2-dioxaborolane
2-(4-(isopentyloxy)phenyl)-4,4,5,5-tetramethyl-1,3,2-dioxaborola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7H27BO3
mdl
——
分子量
290.211
InChiKey
SCQNRRWLACEFD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1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5
  • 拓扑面积:
    27.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4-(isopentyloxy)phenyl)-4,4,5,5-tetramethyl-1,3,2-dioxaborolane 在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四丁基碘化铵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醇乙腈 为溶剂, 反应 66.0h, 生成 4'-(isopentyloxy)-3-(prop-2-yn-1-yloxy)-1,1'-biphenyl
    参考文献:
    名称:
    联苯抗菌拟肽两亲物的位置异构体
    摘要:
    小分子抗菌拟肽两亲物代表了一类有前途的新型抗菌药物,具有广泛治疗应用的潜力。为了研究关键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的空间定位对抗菌功效和选择性的作用,合成了先导联苯抗菌拟肽化合物1的位置异构体,并进行了微生物生长抑制和哺乳动物毒性测定。位置异构体4对致病性革兰氏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MIC = 2 μg/mL)的功效提高了 4-8 倍,而异构体2、3和7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活性提高了 4 倍( MIC = 4 微克/毫升)。分子形状的变化对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抗菌功效和由此产生的活性谱有显着影响,而所有结构异构体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病原体(例如耐甲氧西林细菌)均表现出显着的功效(MIC = 0.25–8μg/mL)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粪肠球菌)。
    DOI:
    10.1021/acsmedchemlett.0c00611
  • 作为产物:
    描述:
    1-溴代异戊烷4-羟基苯硼酸频哪醇酯四丁基碘化铵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8.0h, 以98%的产率得到2-(4-(isopentyloxy)phenyl)-4,4,5,5-tetramethyl-1,3,2-dioxaborolane
    参考文献:
    名称:
    联苯抗菌拟肽两亲物的位置异构体
    摘要:
    小分子抗菌拟肽两亲物代表了一类有前途的新型抗菌药物,具有广泛治疗应用的潜力。为了研究关键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的空间定位对抗菌功效和选择性的作用,合成了先导联苯抗菌拟肽化合物1的位置异构体,并进行了微生物生长抑制和哺乳动物毒性测定。位置异构体4对致病性革兰氏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MIC = 2 μg/mL)的功效提高了 4-8 倍,而异构体2、3和7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活性提高了 4 倍( MIC = 4 微克/毫升)。分子形状的变化对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抗菌功效和由此产生的活性谱有显着影响,而所有结构异构体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病原体(例如耐甲氧西林细菌)均表现出显着的功效(MIC = 0.25–8μg/mL)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粪肠球菌)。
    DOI:
    10.1021/acsmedchemlett.0c0061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ositional Isomers of Biphenyl Antimicrobial Peptidomimetic Amphiphiles
    作者:Andrew J. Tague、Papanin Putsathit、Thomas V. Riley、Paul A. Keller、Stephen G. Pyne
    DOI:10.1021/acsmedchemlett.0c00611
    日期:2021.3.11
    efficacy and selectivity, positional isomers of the lead biphenyl antimicrobial peptidomimetic compound 1 were synthesized and subjected to microbial growth inhibition and mammalian toxicity assays. Positional isomer 4 exhibited 4–8× increased efficacy against the pathogenic Gram-negative bacteria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Escherichia coli (MIC = 2 μg/mL), while isomers 2, 3, and 7 exhibited a 4×
    小分子抗菌拟肽两亲物代表了一类有前途的新型抗菌药物,具有广泛治疗应用的潜力。为了研究关键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的空间定位对抗菌功效和选择性的作用,合成了先导联苯抗菌拟肽化合物1的位置异构体,并进行了微生物生长抑制和哺乳动物毒性测定。位置异构体4对致病性革兰氏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MIC = 2 μg/mL)的功效提高了 4-8 倍,而异构体2、3和7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活性提高了 4 倍( MIC = 4 微克/毫升)。分子形状的变化对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抗菌功效和由此产生的活性谱有显着影响,而所有结构异构体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病原体(例如耐甲氧西林细菌)均表现出显着的功效(MIC = 0.25–8μg/mL)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粪肠球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