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carboxymethyl-tetrahydro-thiophenium bromi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carboxymethyl-tetrahydro-thiophenium bromide
英文别名
2-(Thiolan-1-ium-1-yl)acetic acid;bromide
1-carboxymethyl-tetrahydro-thiophenium bromi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Br*C6H11O2S
mdl
——
分子量
227.122
InChiKey
RHKGVFKZVIBEM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1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3
  • 拓扑面积:
    38.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carboxymethyl-tetrahydro-thiophenium bromide磷酸吡啶盐酸盐三氯化磷 作用下, 反应 4.0h, 以780 mg的产率得到Hydroxy-[1-hydroxy-1-phosphono-2-(thiolan-1-ium-1-yl)ethyl]phosphi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Activity of Sulfonium Bisphosphonates on Tumor Cell Lines
    摘要:
    We investigated three series of sulfonium bisphosphonates for their activity in inhibiting the growth of three human tumor cell lines. The first series consisted of 6 cyclic sulfonium bisphosphonates, the most active species having an (average) IC50 of 89,mu M. The second consisted of 10 phenylalkyl and phenylalkoxy bisphosphonates, the most active species having an IC50 of 18,mu M. The third series consisted of 17 n-alkyl sulfonium bisphosphonates, the most active species having an IC50 of similar to 240 nM. Three QSAR models showed that the experimental cell growth inhibition results could be well predicted. We also determined the structures of one sulfonium bisphosphonate bound to farnesyl diphosphate synthase, finding that it binds exclusively to the dimethylallyl diphosphate binding site. These results are of interest since they show that sulfonium bisphosphonates can have potent activity against a variety of tumor cell lines, the most active species having IC50 values much lower than conventional nitrogen-containing bisphosphonates.
    DOI:
    10.1021/jm700991k
  • 作为产物:
    描述:
    四氢噻吩溴乙酸丙酮 为溶剂, 反应 48.0h, 以82%的产率得到1-carboxymethyl-tetrahydro-thiophenium bro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在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中由羧酸盐稳定的硫化亚锡(锡盐)合成缩水甘油酸。机制和含义。
    摘要:
    研究了羧酸盐稳定的硫化物(锡盐)与醛和酮的反应。在DMSO或THF-DMSO混合物中,使用二甲基钠或LHMDS作为碱,使用非手性硫醇和手性硫醇可获得良好的收率。但是,使用樟脑基硫化物观察到的对映选择性仅为中等(最高67%)。通过在反应性更高的醛存在下独立生成甜菜碱(通过羟基sulf盐)进行了机理研究,从而发现了反应性更高的醛的掺入并表明甜菜碱的形成是可逆的。因此,观察到的中等对映体过量是对映体差异化步骤是环闭合步骤而不是甜菜碱形成步骤的结果。我们曾预计甜菜碱的形成可能是不可逆的,因为羧酸盐稳定的叶立德的稳定性仅比苯基稳定的叶立德略高,后者的确与醛发生了不可逆的反应。显然,羧酸根稳定的内酯明显比苯基稳定的内酯稳定,因此与醛可逆地反应。
    DOI:
    10.1039/b418740g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环状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南京工业大学
    公开号:CN11662180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状碳酸的制备方法,属于小分子绿色催化领域。该方法是在鎓盐类结构的催化剂催化下,催化环氧化物二氧化碳应得到目标产物。采用该方法可高选择性制备产物,产率较高,反应时间短,且催化剂合成简单,成本低,所得到的环状碳酸属残留。
  • US4083863A
    申请人:——
    公开号:US4083863A
    公开(公告)日:1978-04-11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苯甲酸,4-(1,3-二噁烷-2-基)- 红色基KL 甲基四氢-2-噻吩羧酸酯 甲基4-氧代四氢-2-噻吩羧酸酯 环丁砜 烯丙基-(3-甲基-1,1-二氧代-四氢-1lambda*6*-噻吩-3-基)-胺 氯(四氢噻吩)金(I) 四甲基亚砜 四氢噻吩二醇 四氢噻吩-3-酮 四氢噻吩-3-羧酸-1,1-二氧 四氢噻吩-2,5-二酮 四氢噻吩-1,1-二亚基二胺 四氢噻吩 四氢-噻吩-3-醇 四氢-N-甲基-N-亚硝基-3-噻吩胺1,1-二氧化物 四氢-3-噻吩羧酸甲酯 四氢-3-噻吩羧酸 四氢-3-噻吩磺酰氯 1,1-二氧化物 四氢-3-噻吩硫醇1,1-二氧化物 四氢-3-噻吩甲酰氯1,1-二氧化物 四氢-3-噻吩甲腈1,1-二氧化物 四氢-3-噻吩基甲基丙烯酸酯 四氢-3,4-噻吩二胺1,1-二氧化物 四氢-2-噻吩羧酸 四亚甲基-D8砜 噻吩,四氢-2,2,5,5-四甲基- 反式-3-辛基亚磺酰基-4-羟基四氢噻吩1,1-二氧化物 八氟四氢噻吩 1,1-二氧化物 全氟四氢噻吩 二甲基砜茂烷 二氢-5,5-二甲基噻吩-3(2H)-酮 二氢-2-甲基-3(2H)-噻吩酮 乙基四氢-3-噻吩羧酸酯 乙基(5Z)-5-(羟基亚胺)-4-氧代-4,5-二氢-3-噻吩羧酸酯 乙基(4E)-4-(羟基亚胺)四氢-3-噻吩羧酸酯 Γ--硫代丁内酯 beta-乙基-beta-甲基-硫代丁内酯 alpha-乙基,alpha-甲基-硫代丁内酯 [[[(四氢噻吩1,1-二氧化物)-3-基]亚氨基]二(亚甲基)]二膦酸 [(1,1-二氧代四氢噻吩-3-基)氨基]二硫代甲酸 [(1,1-二氧代四氢-3-噻吩基)甲基]胺 [(1,1-二氧代-3-四氢噻吩基)氨基]二硫代甲酸钾盐 REL-(3AS,6AS)-六氢-2H-噻吩并[2,3-C]吡咯1,1-二氧化物盐酸盐 N-(四氢呋喃-2-基甲基)-N-四氢噻吩-3-基胺 N-烯丙基四氢-3-噻吩胺1,1-二氧化物 N-丁基-N-(1,1-二氧代四氢噻吩-3-基)胺盐酸盐 N-(1,1-二氧代四氢噻吩-3-基)乙酰胺 N'-(1,1-二氧代-四氢噻吩-3-基)-N,N-二甲基-乙烷-1,2-二胺 7-硫杂双环[2.2.1]庚-5-烯-2-羧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