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thyl 2-[4-(4-fluoroanilino)quinazolin-2-yl]sulfanylacetat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thyl 2-[4-(4-fluoroanilino)quinazolin-2-yl]sulfanylacetate
英文别名
——
Ethyl 2-[4-(4-fluoroanilino)quinazolin-2-yl]sulfanylacetat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8H16FN3O2S
mdl
——
分子量
357.408
InChiKey
JVVMXAMBXGVRF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6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7
  • 拓扑面积:
    89.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7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thyl 2-[4-(4-fluoroanilino)quinazolin-2-yl]sulfanylacetate 在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喹唑啉衍生物和苯磺酰呋喃酮新型杂化物作为潜在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合成和生物学评价
    摘要:
    在这项研究中,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喹唑啉/苯磺酰呋喃杂化物,并针对五种人类癌细胞系(H1975、MCF-7、Eca-109、MGC-803 和 A549)进行了生物学评估。大多数杂交体对测试的五种癌细胞表现出相当大的抗增殖活性,而化合物25q对H1975细胞和MGC-803细胞表现出最有效的抗增殖活性,IC 50值分别为1.67和1.88 μM。进一步的体外机制研究表明25q具有显着的抑制H1975细胞迁移的能力。此外,25q还将 H1975 细胞周期阻滞在 G0/G1 期并介导细胞凋亡。NO释放测定证实所设计的杂交体可以产生大量NO,并且NO释放能力和抗增殖活性之间具有一致的趋势。在这些化合物中,25q也表现出最有效的 NO 释放能力。总的来说,所有这些研究表明,设计的喹唑啉/苯磺酰呋喃杂化物具有显着的抗肿瘤活性和优异的NO释放能力,25q有潜力作为抗肿瘤药物开发的有价值的先导化合物。
    DOI:
    10.1007/s00044-023-03093-z
  • 作为产物:
    描述:
    2-氨基苯甲酰胺potassium carbonate 、 potassium hydroxide 、 三氯氧磷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51.0h, 生成 Ethyl 2-[4-(4-fluoroanilino)quinazolin-2-yl]sulfanylacet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喹唑啉衍生物和苯磺酰呋喃酮新型杂化物作为潜在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合成和生物学评价
    摘要:
    在这项研究中,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喹唑啉/苯磺酰呋喃杂化物,并针对五种人类癌细胞系(H1975、MCF-7、Eca-109、MGC-803 和 A549)进行了生物学评估。大多数杂交体对测试的五种癌细胞表现出相当大的抗增殖活性,而化合物25q对H1975细胞和MGC-803细胞表现出最有效的抗增殖活性,IC 50值分别为1.67和1.88 μM。进一步的体外机制研究表明25q具有显着的抑制H1975细胞迁移的能力。此外,25q还将 H1975 细胞周期阻滞在 G0/G1 期并介导细胞凋亡。NO释放测定证实所设计的杂交体可以产生大量NO,并且NO释放能力和抗增殖活性之间具有一致的趋势。在这些化合物中,25q也表现出最有效的 NO 释放能力。总的来说,所有这些研究表明,设计的喹唑啉/苯磺酰呋喃杂化物具有显着的抗肿瘤活性和优异的NO释放能力,25q有潜力作为抗肿瘤药物开发的有价值的先导化合物。
    DOI:
    10.1007/s00044-023-03093-z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sign,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novel hybrids of quinazoline derivatives and phenylsulfonylfuroxan as potential anti-tumor agents
    作者:Hao Wang、Lingling Chi、Fuqing Yu、Honglin Dai、Chao Gao、Xiaojie Si、Zhengjie Wang、Limin Liu、Peirong Zhao、Yingnan Zhu、Hongmin Liu、Qiurong Zhang
    DOI:10.1007/s00044-023-03093-z
    日期:2023.8
    Among these compounds, 25q also exhibited the most potent NO releasing ability. Overall, all these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designed quinazoline/phenylsulfonylfuroxan hybrids have significant anti-tumor activities and excellent NO releasing ability and 25q has the potential to act as a valuable lead compoun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ti-tumor agents. Graphical Abstract
    在这项研究中,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喹唑啉/苯磺酰呋喃杂化物,并针对五种人类癌细胞系(H1975、MCF-7、Eca-109、MGC-803 和 A549)进行了生物学评估。大多数杂交体对测试的五种癌细胞表现出相当大的抗增殖活性,而化合物25q对H1975细胞和MGC-803细胞表现出最有效的抗增殖活性,IC 50值分别为1.67和1.88 μM。进一步的体外机制研究表明25q具有显着的抑制H1975细胞迁移的能力。此外,25q还将 H1975 细胞周期阻滞在 G0/G1 期并介导细胞凋亡。NO释放测定证实所设计的杂交体可以产生大量NO,并且NO释放能力和抗增殖活性之间具有一致的趋势。在这些化合物中,25q也表现出最有效的 NO 释放能力。总的来说,所有这些研究表明,设计的喹唑啉/苯磺酰呋喃杂化物具有显着的抗肿瘤活性和优异的NO释放能力,25q有潜力作为抗肿瘤药物开发的有价值的先导化合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