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小角中子散射(SANS)和小角X射线散射(SAXS)研究了由两种新型金属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胶束的形态。两种表面活性剂均含有十二烷基链作为疏水性部分,但是头部基团的结构不同。表面活性剂是a)面封的大环1,4,7-三氮杂双环壬烷(tacn)和b)基于四氮杂大环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的类似物的单侧链醇衍生物的Cu(II)配合物。在这里,中子散射已被用于研究表面活性剂胶束的整体大小和形状,并结合X射线散射来定位金属离子。对于基于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的表面活性剂,观察到的扁胶束比由1,4,7-三氮杂环壬烷类似物形成的扁长的胶束小。X射线散射分析表明,金属离子分布在整个极性头基区域,而不是明确定义的半径。这与SANS衍生的胶束尺寸非常吻合。实际上,可以使用相同的胶束形态模型来拟合SANS和SAXS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