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tert-butyl 1-(diethylamino)-4-methylpentan-2-ylcarbamat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tert-butyl 1-(diethylamino)-4-methylpentan-2-ylcarbamate
英文别名
tert-butyl N-[(2S)-1-(diethylamino)-4-methylpentan-2-yl]carbamate
(S)-tert-butyl 1-(diethylamino)-4-methylpentan-2-ylcarbamat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5H32N2O2
mdl
——
分子量
272.431
InChiKey
GRYFXSIQMLXNMB-ZDUSSCGK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3
  • 拓扑面积:
    41.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tert-butyl 1-(diethylamino)-4-methylpentan-2-ylcarbamate盐酸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2S)-1-N,1-N-diethyl-4-methylpentane-1,2-di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抗药性的新型4-氨基喹啉的合成及其抗疟活性†
    摘要:
    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用含有碱性叔末端氮的无环和/或环胺基团取代氯喹(CQ)的二乙胺官能团,合成了一类新的4-氨基喹啉衍生物,并对它们在体外对恶性疟原虫的抗疟活性进行了生物评价。(CQ敏感菌株3D7和CQ耐药菌株K1)和约氏疟原虫体内(N-67菌株)。在该系列中,与CQ相比,十三种化合物对K1菌株表现出优异的抗疟活性。此外,所有这些类似物在体内在第4天都显示出100%的寄生虫血症抑制口服时可抵抗N-67毒株的小鼠模型。此外,生物物理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对血红素聚合目标起作用。
    DOI:
    10.1039/c6ra14016e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抗药性的新型4-氨基喹啉的合成及其抗疟活性†
    摘要:
    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用含有碱性叔末端氮的无环和/或环胺基团取代氯喹(CQ)的二乙胺官能团,合成了一类新的4-氨基喹啉衍生物,并对它们在体外对恶性疟原虫的抗疟活性进行了生物评价。(CQ敏感菌株3D7和CQ耐药菌株K1)和约氏疟原虫体内(N-67菌株)。在该系列中,与CQ相比,十三种化合物对K1菌株表现出优异的抗疟活性。此外,所有这些类似物在体内在第4天都显示出100%的寄生虫血症抑制口服时可抵抗N-67毒株的小鼠模型。此外,生物物理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对血红素聚合目标起作用。
    DOI:
    10.1039/c6ra14016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antioselective Addition of Vinylzinc Reagents to Aldehydes Catalyzed by Modular Ligands Derived from Amino Acids
    作者:Meaghan L. Richmond、Christopher M. Sprout、Christopher T. Seto
    DOI:10.1021/jo051313l
    日期:2005.10.1
    enantioselectivities that ranged from 52 to 91% ee and yields that ranged from 40 to 90%. This ligand was especially effective for the reaction of aromatic aldehydes with vinylzinc reagents derived from bulky terminal alkynes. Ligand 3d catalyzed the addition of (E)-(3,3-dimethylbut-1-enyl)(ethyl)zinc to 2-naphthaldehyde to give (R,E)-4,4-dimethyl-1-(naphthalene-1-yl)pent-2-en-1-ol in 89% ee. The ee of this
    由Boc保护的氨基酸合成了一系列基于N-酰基乙二胺的配体。筛选配体催化乙烯基锌试剂向醛的不对称加成的能力。使用位置扫描方法针对该反应优化了配体上的三个多样性位点。发现优化的配体3d可以催化15种不同的(E)-烯丙基醇的形成,其对映选择性为52-91%ee,产率为40-90%。该配体对于芳族醛与衍生自庞大末端炔烃的乙烯基锌试剂的反应特别有效。配体3d催化了(E)-(3,3-二甲基丁-1-烯基)(乙基)锌合成2-萘醛,得到(R,E)-4,4-二甲基-1-(萘-1-基)戊-2-烯- 1-ol在89%ee中。通过单次重结晶,该产品的ee可以提高到97%。
  • Synthesis and antimalarial activity of new 4-aminoquinolines active against drug resistant strains
    作者:Srinivasarao Kondaparla、Awakash Soni、Ashan Manhas、Kumkum Srivastava、Sunil K. Puri、S. B. Katti
    DOI:10.1039/c6ra14016e
    日期:——
    containing basic tertiary terminal nitrogen and bioevaluated them for antimalarial activity against Plasmodium falciparum in vitro (CQ-sensitive strain-3D7 & CQ-resistant strain-K1) and Plasmodium yoelii in vivo (N-67 strain). Among the series, thirteen compounds showed superior antimalarial activity against K1 strain as compared to CQ. In addition, all these analogs showed 100% suppression of parasitaemia
    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用含有碱性叔末端氮的无环和/或环胺基团取代氯喹(CQ)的二乙胺官能团,合成了一类新的4-氨基喹啉衍生物,并对它们在体外对恶性疟原虫的抗疟活性进行了生物评价。(CQ敏感菌株3D7和CQ耐药菌株K1)和约氏疟原虫体内(N-67菌株)。在该系列中,与CQ相比,十三种化合物对K1菌株表现出优异的抗疟活性。此外,所有这些类似物在体内在第4天都显示出100%的寄生虫血症抑制口服时可抵抗N-67毒株的小鼠模型。此外,生物物理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对血红素聚合目标起作用。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