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3-hydroxypropyl)-2H-isoquinolin-1-o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3-hydroxypropyl)-2H-isoquinolin-1-one
英文别名
3-(3-hydroxypropyl)isoquinolin-1(2H)-one
3-(3-hydroxypropyl)-2H-isoquinolin-1-o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2H13NO2
mdl
——
分子量
203.241
InChiKey
SXXHPSYLNDNHD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3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49.3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通用的Cp * CoIII催化的分子内C-H活化方法,可有效地合成香霉素,原小T碱和触毛生物碱
    摘要:
    在此,我们报告Cp * Co III催化的C H活化方法是创建高度有价值的异喹诺酮和吡啶酮的重要步骤,这些异喹啉酮和吡啶酮可以轻松地用于各种芳香族素,原小ber碱和tylophora生物碱的总合成。这种特殊的CH活化/环化反应是通过多个末端以及内部炔烃偶联伙伴实现的,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出色的官能团耐受性。本文报道的该方案的合成适用性已在两个Topo-I-抑制剂和两个8-氧代小ber碱核心的合成中得到了证明,这些核心可进一步制成四氢小ber碱和原小ber碱生物碱。此外,这些构件也以方便的方式转化为六种不同的tylophora生物碱。
    DOI:
    10.1002/chem.201702648
  • 作为产物:
    描述:
    O-(pent-4-yn-1-yl)hydroxylamine 在 silver hexafluoroantimonate 、 carbonyl(η-5-cyclopentadienyl)diiodocobalt(III) 、 potassium carbonatecesium pivalate三甲基乙酸 作用下, 以 2,2,2-三氟乙醇乙酸乙酯 为溶剂, 反应 18.0h, 生成 3-(3-hydroxypropyl)-2H-isoquinolin-1-on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通用的Cp * CoIII催化的分子内C-H活化方法,可有效地合成香霉素,原小T碱和触毛生物碱
    摘要:
    在此,我们报告Cp * Co III催化的C H活化方法是创建高度有价值的异喹诺酮和吡啶酮的重要步骤,这些异喹啉酮和吡啶酮可以轻松地用于各种芳香族素,原小ber碱和tylophora生物碱的总合成。这种特殊的CH活化/环化反应是通过多个末端以及内部炔烃偶联伙伴实现的,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出色的官能团耐受性。本文报道的该方案的合成适用性已在两个Topo-I-抑制剂和两个8-氧代小ber碱核心的合成中得到了证明,这些核心可进一步制成四氢小ber碱和原小ber碱生物碱。此外,这些构件也以方便的方式转化为六种不同的tylophora生物碱。
    DOI:
    10.1002/chem.20170264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andem C–C coupling – intramolecular acetylenic Schmidt reaction under Pd/C–Cu catalysis
    作者:Venkateswara Rao Batchu、Deepak Kumar Barange、Dinesh Kumar、Bukkapattanam R. Sreekanth、K. Vyas、E. Amarender Reddy、Manojit Pal
    DOI:10.1039/b617823e
    日期:——
    A new one-pot reaction for the regioselective construction of a six-membered fused N-heterocyclic ring leading to isoquinolones under Pd/C–Cu catalysis is described.
    描述了一种新的单锅反应,通过Pd/C–Cu催化,实现对六元并联N-杂环的选择性构建,生成异喹啉酮。
  • A General Cp*Co<sup>III</sup>-Catalyzed Intramolecular C−H Activation Approach for the Efficient Total Syntheses of Aromathecin, Protoberberine, and Tylophora Alkaloids
    作者:Andreas Lerchen、Tobias Knecht、Maximilian Koy、Constantin G. Daniliuc、Frank Glorius
    DOI:10.1002/chem.201702648
    日期:2017.9.7
    Herein, we report a Cp*CoIII‐catalyzed C−H activation approach as the key step to create highly valuable isoquinolones and pyridones as building blocks that can readily be applied in the total syntheses of a variety of aromathecin, protoberberine, and tylophora alkaloids. This particular C−H activation/annulation reaction was achieved with several terminal as well as internal alkyne coupling partners
    在此,我们报告Cp * Co III催化的C H活化方法是创建高度有价值的异喹诺酮和吡啶酮的重要步骤,这些异喹啉酮和吡啶酮可以轻松地用于各种芳香族素,原小ber碱和tylophora生物碱的总合成。这种特殊的CH活化/环化反应是通过多个末端以及内部炔烃偶联伙伴实现的,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出色的官能团耐受性。本文报道的该方案的合成适用性已在两个Topo-I-抑制剂和两个8-氧代小ber碱核心的合成中得到了证明,这些核心可进一步制成四氢小ber碱和原小ber碱生物碱。此外,这些构件也以方便的方式转化为六种不同的tylophora生物碱。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