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二氧代异吲哚啉-2-基)甲基乙酯 | 5493-24-3

中文名称
(1,3-二氧代异吲哚啉-2-基)甲基乙酯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hthalimidomethyl-acetat
英文别名
(1,3-Dioxoisoindolin-2-yl)methyl acetate;(1,3-dioxoisoindol-2-yl)methyl acetate
(1,3-二氧代异吲哚啉-2-基)甲基乙酯化学式
CAS
5493-24-3
化学式
C11H9NO4
mdl
MFCD00448686
分子量
219.197
InChiKey
TUKNTJVUVGIEQ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1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81
  • 拓扑面积:
    63.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2519009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5,H319,H335
  • 储存条件:
    室温下应保持干燥密封。

SDS

SDS:9d8eff86283c7bbfd00a1621a384f0ab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3-二氧代异吲哚啉-2-基)甲基乙酯bismuth(lll)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4-二甲氨基吡啶 、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三乙胺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乙腈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2-(benzofuran-3-ylmethyl)-3-hydroxyisoindolin-1-one
    参考文献:
    名称:
    Bi(OTf)3 -通过在串联过程中捕获 Bis-N-Acyliminium 物质催化获得 2,3-取代的异吲哚啉酮和三环 N,O-缩醛
    摘要:
    使用无毒 Bi(OTf)3 催化剂在非常低的负载量 (2 mol-%) 下很容易生成的新 1,3-双-N-酰基铵物种被各种多亲核试剂捕获在分子间和分子内。这种温和、高效、实用和通用的串联方法提供了一系列取代的异吲哚啉酮和环状 N,O-缩醛。
    DOI:
    10.1002/ejoc.201600530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Bi(OTf)3 -通过在串联过程中捕获 Bis-N-Acyliminium 物质催化获得 2,3-取代的异吲哚啉酮和三环 N,O-缩醛
    摘要:
    使用无毒 Bi(OTf)3 催化剂在非常低的负载量 (2 mol-%) 下很容易生成的新 1,3-双-N-酰基铵物种被各种多亲核试剂捕获在分子间和分子内。这种温和、高效、实用和通用的串联方法提供了一系列取代的异吲哚啉酮和环状 N,O-缩醛。
    DOI:
    10.1002/ejoc.20160053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N,O-acetals by net amide C N bond insertion of aldehydes into N-acyl phthalimides and N-acyl azoles
    作者:Robert N. Enright、Jeffrey L. Grinde、Lincoln I. Wurtz、Matthew S. Paeth、Tekoa R. Wittman、Emily R. Cliff、Yessra T. Sankari、Lucas T. Henningsen、Chuchen Tan、Joseph D. Scanlon、Patrick H. Willoughby
    DOI:10.1016/j.tet.2016.08.041
    日期:2016.10
    We found that N-acyl phthalimides and several N-acylated azoles are capable of reacting with aldehydes to form O-acyl-N,O-acetals in an apparent amide CN bond insertion. In the context of N-acyl phthalimides, the reaction is mediated by substoichiometric amounts of sodium iodide and potassium phthalimide. DFT computations supported a proposed mechanism and provided insights into the effect of the alkali
    我们发现N-酰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和几种N-酰化的唑能够与醛反应形成明显的酰胺C N键插入的O-酰基-N,O-缩醛。在N-酰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情况下,该反应由亚化学计量的碘化钠和邻苯二甲酰亚胺钾介导。DFT计算支持提出的机制,并提供了对碱金属添加剂效果的见解。该策略可用于从一系列醛中制备无数的N,O-缩醛。还开发了一种一锅法,其中N-酰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在形成N,O-缩醛产物之前原位生成。一锅法用于证明衍生自咪唑,吡唑,(苯并)三唑和四唑的活化酰胺也是合适的底物。总而言之,这些研究提供了一种在温和条件下由廉价的起始原料合成各种N,O-缩醛的方法。
  • Sustainable electrochemical decarboxylative acetoxylation of aminoacids in batch and continuous flow
    作者:Manuel Köckinger、Paul Hanselmann、Dominique M. Roberge、Piero Geotti-Bianchini、C. Oliver Kappe、David Cantillo
    DOI:10.1039/d1gc00201e
    日期:——
    excess amounts of harmful lead(IV) acetate. A sustainable alternative to stoichiometric oxidants is the Hofer-Moest reaction, which relies on the 2-electron anodic oxidation of the carboxylic acid. However, examples showing electrochemical acetoxylation of amino acids are scarce. Herein we present a general and scalable procedure for the anodic decarboxylative acetoxylation of amino acids in batch and
    将乙酰氧基基团引入有机分子对于制备许多活性成分和合成中间体很重要。一种常用且有吸引力的策略是脂肪族羧酸的氧化脱羧,这需要生成一个新的C(sp 3)-O键。传统上,该反应是使用过量的有害铅进行的(IV)醋酸盐。化学计量氧化剂的一种可持续替代方法是Hofer-Moest反应,它依赖于羧酸的2电子阳极氧化。然而,缺乏显示氨基酸的电化学乙酰氧基化的实例。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以间歇和连续流动模式进行氨基酸的阳极脱羧乙酰氧基化的通用且可扩展的程序。该程序已应用于几种天然和合成氨基酸的衍生化,包括用于合成活性药物成分的关键中间体。在所有情况下均获得了良好的优良收率。从批处理转移到连续流动池的过程显着提高了反应通量和时空产率,即使一次通过也获得了优异的产物产率。电化学协议的可持续性已通过评估其绿色指标进行了检查。与常规方法的比较表明,电化学方法对过程的绿色度具有显着的积极影响。
  • Cobalt-Catalyzed Decarboxylative Acetoxylation of Amino Acids and Arylacetic Acids
    作者:Kun Xu、Zhiqiang Wang、Jinjin Zhang、Lintao Yu、Jiajing Tan
    DOI:10.1021/acs.orglett.5b02142
    日期:2015.9.18
    The first cobalt-catalyzed decarboxylative acetoxylation reaction was accomplished. This methodology is applicable to a wide range of amino acids and arylacetic acids.
    完成第一个钴催化的脱羧乙酰氧基化反应。该方法学适用于多种氨基酸和芳基乙酸。
  • Autotandem Catalysis: Inexpensive and Green Access to Functionalized Ketones by Intermolecular Iron‐Catalyzed Amidoalkynylation/Hydration Cascade Reaction via <i>N</i> ‐Acyliminium Ion Chemistry
    作者:Sidi Mohamed Abdallahi、Ewies F. Ewies、Mohamed El‐Shazly、Brahim Ould Elemine、Abderrahmane Hadou、Ján Moncol、Ata Martin Lawson、Adam Daich、Mohamed Othman
    DOI:10.1002/chem.202102357
    日期:2021.11.5
    intermolecular alkynylation reactions of various alkoxy, acetoxylactams, and hydroxylactams. This chemistry broadens the scope of iron catalysis by highlighting new aspects of iron salts σ-Lewis acidity. More importantly, this approach is amenable to an unprecedented tandem intermolecular alkynylation/intramolecular hydration sequence affording expedient access to a new carbonyl structures.
    自串联催化:铁 (III) 催化剂被证明可有效催化各种烷氧基、乙酰氧基内酰胺和羟基内酰胺的分子间炔化反应。这种化学反应通过突出铁盐σ-刘易斯酸度的新方面来拓宽铁催化的范围。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适用于前所未有的串联分子间炔基化/分子内水合序列,可以方便地获得新的羰基结构。
  • 一种苯并丁二酰亚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李纪焕
    公开号:CN106432049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式(III)所示苯并丁二酰亚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有机溶剂中,下式(I)化合物和式(II)化合物在催化剂、乙酰氧试剂和酸性化合物存在下进行反应,反应结束经后处理,从而得到所述式(III)化合物,其中,R为H、C1‑C6烷基或未取代或者带有取代基的苯基,所述取代基为C1‑C6烷基或卤素;X为卤素。所述方法通过特定反应物和综合催化反应体系的协同使用,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物料转化,达到了快速、高产制备目标产物的目的,表现出了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1Z,3Z)-1,3-双[[((4S)-4,5-二氢-4-苯基-2-恶唑基]亚甲基]-2,3-二氢-5,6-二甲基-1H-异吲哚 鲁拉西酮杂质33 鲁拉西酮杂质07 马吲哚 颜料黄110 顺式-六氢异吲哚盐酸盐 顺式-2-[(1,3-二氢-1,3-二氧代-2H-异吲哚-2-基)甲基]-N-乙基-1-苯基环丙烷甲酰胺 顺-N-(4-氯丁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 降莰烷-2,3-二甲酰亚胺 降冰片烯-2,3-二羧基亚胺基对硝基苄基碳酸酯 降冰片烯-2,3-二羧基亚胺基叔丁基碳酸酯 阿胍诺定 阿普斯特降解杂质 阿普斯特杂质29 阿普斯特杂质27 阿普斯特杂质26 阿普斯特杂质 阿普斯特 防焦剂MTP 铝酞菁 铁(II)2,9,16,23-四氨基酞菁 酞酰亚胺-15N钾盐 酞菁锡 酞菁二氯化硅 酞菁 单氯化镓(III) 盐 酞美普林 邻苯二甲酸亚胺 邻苯二甲酰基氨氯地平 邻苯二甲酰亚胺,N-((吗啉)甲基) 邻苯二甲酰亚胺阴离子 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盐 邻苯二甲酰亚胺钠盐 邻苯二甲酰亚胺观盐 邻苯二亚胺甲基磷酸二乙酯 那伏莫德 过氧化氢,2,5-二氢-5-苯基-3H-咪唑并[2,1-a]异吲哚-5-基 达格吡酮 诺非卡尼 螺[环丙烷-1,1'-异二氢吲哚]-3'-酮 螺[异吲哚啉-1,4'-哌啶]-3-酮盐酸盐 葡聚糖凝胶G-25 苹果酸钠 苯酚,4-溴-3-[(1-甲基肼基)甲基]-,1-苯磺酸酯 苯胺,4-乙基-N-羟基-N-亚硝基- 苯基甲基2-脱氧-2-(1,3-二氢-1,3-二氧代-2H-异吲哚-2-基)-3-O-(苯基甲基)-4,6-O-[(R)-苯基亚甲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 苯二酰亚氨乙醛二乙基乙缩醛 苯二甲酰亚氨基乙醛 苯二(甲)酰亚氨基甲基磷酸酯 膦酸,[[2-(1,3-二氢-1,3-二羰基-2H-异吲哚-2-基)苯基]甲基]-,二乙基酯 胺菊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