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口服、静脉注射、盲肠内和直肠内给药(分别为60、10、5和5 mg/kg:水杨酸等效剂量)后,在兔体内研究了水杨酸-谷氨酸共轭物(水杨酸谷氨酸)的命运。口服水杨酸谷氨酸后2小时,血液中检测到水杨酸,给药后18小时达到最大水平(69.4 μg/ml),高达36小时血液中水杨酸浓度保持较高水平(24.8 μg/ml)。但仅检测到少量水杨酸谷氨酸(<2.5 μg/ml,以水杨酸计)。相比之下,水杨酸谷氨酸静脉注射后,主要在血液中发现了未改变的水杨酸谷氨酸,表明水杨酸谷氨酸的系统前脱共轭作用主要发生。在完全门静脉血液收集的原位肠道囊制备中,水杨酸谷氨酸的肠道黏膜脱共轭作用可以忽略不计。水杨酸谷氨酸盲肠内给药后,盲肠中立即形成大量水杨酸。在静脉给予硫酸卡那霉素(6 x 400 mg)预处理兔后,盲肠内给予水杨酸谷氨酸发现水杨酸形成明显受抑制,表明肠道微生物负责水杨酸谷氨酸的生物转化。此外,水杨酸谷氨酸与肠道内容物体外孵育显示,水解的主要部位在远端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