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研究报告了使用
氯化钯(II)作为环化催化剂,由取代的N-乙基乙酰基
苯胺对2-烷基-N-乙基乙酰基
吲哚进行面部区域选择性合成。通过使用密度泛函理论,还探索了
钯基环化的机械特性。在两步机制中,附着在
乙烯碳上的
钯促进质子转移和环化。第一过渡态的气相势垒高度为37 kcal / mol,表明该反应的速率决定步骤。在密度溶剂化模型中通过溶剂化模型引入
乙腈可将势垒高度降低至31 kcal / mol。在溶剂存在下,电子释放(–CH 3与吸电子基团(–Cl)相比,)基团对势垒高度降低的影响更大。这些结果进一步证实,溶剂在
钯催化的质子转移和环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揭示结构,光谱和光物理性质,还进行了实验和计算研究。热力学分析表明这些反应是放热的。最高占据的分子轨道最低的未占据的分子轨道间隙(4.9–5.0 eV)证实这些化合物比
吲哚具有更高的
化学反应性。通过时变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UV-Vis光谱在290、246和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