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已被证明是合成所需纳米材料的最佳形状导向剂。在此,合成了一系列带有
吡咯烷鎓头基和羟基取代的间隔基(C n -3OH- n PB,n = 10、12、14和16)的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并通过表面张力,电导率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稳态荧光,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测量其在
水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和聚集行为。它们的临界胶束浓度(
CMCs)依次为C 10 -3OH- 10 PB> C 12 -3OH- 12 PB> C 14-3OH- 14 PB> C 16 -3OH- 16 PB,并且随着烃链长度的增加,聚集趋势增强。有趣的是,与其他烃链长度不同的化合物相比,C 16 -3OH- 16 PB的表面活性和树枝状Au纳米晶体(NCs)的制备都表现得尤为突出。树枝状Au NCs可以在室温下通过一锅法轻松制备,其中C 16 -3OH- 16 PB作为稳定剂和结构导向剂。同时,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