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甲氧基-3-(3-甲基-3-丁烯-1-基)苯 | 40463-03-4

中文名称
1-甲氧基-3-(3-甲基-3-丁烯-1-基)苯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methyl-4-(m-methoxyphenyl)-1-butene
英文别名
1-Methoxy-3-(3-methyl-3-butenyl)benzene;1-methoxy-3-(3-methylbut-3-enyl)benzene
1-甲氧基-3-(3-甲基-3-丁烯-1-基)苯化学式
CAS
40463-03-4
化学式
C12H16O
mdl
MFCD07698649
分子量
176.258
InChiKey
IEFVXKWQROXFH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45.7±9.0 °C(Predicted)
  • 密度:
    0.924±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3
  • 拓扑面积:
    9.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0930909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甲氧基-3-(3-甲基-3-丁烯-1-基)苯Cp*Sc(CH2C6H4NMe2-o)2三苯碳四(五氟苯基)硼酸盐 作用下, 以 氘代苯 为溶剂, 以88 %的产率得到7-Methoxy-1,1-dimethyl-indan
    参考文献:
    名称:
    稀土催化剂与 1,1-二取代烯烃的外选择性分子内 C-H 烷基化:具有全碳季铵中心的茚满和四氢化萘的构建
    摘要:
    我们在此报告了通过 C(sp 2 )-H 和苄基 C(sp 3 )-H 半夹心稀土活化的多种功能化芳族底物与 1,1-二取代烯烃的外选择性、区域特异性环化催化剂。该协议为合成具有全碳四元立体中心的茚满和四氢化萘衍生物家族提供了一种直接且原子效率高的路线,这些化合物以前很难被其他催化剂获得。反应机理已通过氘标记实验和 DFT 计算阐明。
    DOI:
    10.1021/acscatal.2c03681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ZIMMERMAN, H. E.;SWAFFORD, R. L., J. ORG. CHEM., 1984, 49, N 17, 3069-3083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ris(pentafluorophenyl)borane‐Catalyzed Functionalization of Benzylic C−F Bonds
    作者:Axel Hoppe、Arne J. Stepen、Laura Köring、Jan Paradies
    DOI:10.1002/adsc.202400511
    日期:2024.7.2
    B(C6F5)3-catalyzed benzylation of aromatic compounds.[a] entry benzyl fluoride aromatic product[b] 1 C6H6 (5 a) 2 “ C6H5Br (5 b) 3 “ C6H5F (5 c) 4 “ toluene (5 d) 5 “ mesitylene (5 e) 6 “ d8-toluene (5 f) 7 “ C6D6 (5 g) 8 “ 9 C6H6 (5 a) 10 “ 11 2 b “ 12 “ 13 “ [a] Reactions were performed with 0.2 mmol benzyl fluoride, 5 mol% B(C6F5)3 (1) and 1.0 equiv. Et3SiH (4) as 0.5 M solution in the aromatic compound at room
    (C−F)键的活化 1 由于其在有机合成、材料科学和制药等各个领域的重要性,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2 这种CF键活化可以通过过渡属 1c 和主族衍生的路易斯酸来实现。 1b 此外,与传统取代或属催化反应不同,催化取代反应的发展是为了获得正交反应性。 3, 4 已设计出无属策略,使用布朗斯台德酸、 5 三氟化硼、 6 或氢硼烷将活化的 C−F 键转化为 C−C 键。 7 具体而言,源自主族元素如、 8 、 9 或硼烷 3 的催化剂已被有效地用于C(sp 3 )−F 键的加氢脱。强路易斯酸 B(C 6 F 5 ) 3 (1) 10 是一种高效的加氢脱催化剂 3b 。然而,与亲电子阳离子相比,其在化苄与有机硅烷和碳亲核试剂的 C−C 键形成反应中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尚未被探索。 4e, 9f, 11 为了提高市售路易斯酸催化剂 B(C 6 F 5 ) 3 (1 ),我们
  • Deoxygenative functionalizations of aromatic dicarbonyls and aldehydes
    作者:Moriaki Sakihara、Shuhei Shimoyama、Miki B Kurosawa、Junichiro Yamaguchi
    DOI:10.1093/bulcsj/uoae078
    日期:2024.7.10
    developed a method to synthesize deoxygenative functionalized products by reacting aromatic dicarbonyls with DBU, TMSOTf, diphenylphosphine oxide, and a range of nucleophiles. Moreover, we demonstrated that sequential application of phospha-Brook rearrangement and benzylic substitution conditions to aromatic aldehydes affords the deoxygenative functionalized products effectively. With highly nucleophilic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开发了一种通过将芳香族二羰基与 DBU、TMSOTf、二苯基膦氧化物和一系列亲核试剂反应来合成脱氧功能化产物的方法。此外,我们证明,将磷酸-Brook 重排和苄基取代条件依次应用于芳香醛可有效地提供脱氧功能化产物。使用高亲核试剂,可以在没有 TMSOTf 的情况下进行脱氧官能团化。
  • Julia,M.; Labia,R., Bulletin de la Societe Chimique de France, 1972, p. 4151 - 4157
    作者:Julia,M.、Labia,R.
    DOI:——
    日期:——
  • Photochemical series. 141. Reactivity of aryl vinyl di-.pi.-methane systems. Mechanistic and exploratory organic photochemistry
    作者:Howard E. Zimmerman、Richard L. Swafford
    DOI:10.1021/jo00191a007
    日期:1984.8
  • Arylcyclopropane photochemistry. Substituent effects on the photochemical 1,3-hydrogen migration of 1,1-dimethyl-2-phenylcyclopropane
    作者:Stephen S. Hixson、Charles R. Gallucci
    DOI:10.1021/jo00247a009
    日期:1988.6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3-(叔丁基)-4-(2,6-二异丙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R,2''R,3R,3''R)-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氟-3-异丙氧基苯基)三氟硼酸钾 (+)-6,6'-{[(1R,3R)-1,3-二甲基-1,3基]双(氧)}双[4,8-双(叔丁基)-2,10-二甲氧基-丙二醇 麦角甾烷-6-酮,2,3,22,23-四羟基-,(2a,3a,5a,22S,23S)- 鲁前列醇 顺式6-(对甲氧基苯基)-5-己烯酸 顺式-铂戊脒碘化物 顺式-四氢-2-苯氧基-N,N,N-三甲基-2H-吡喃-3-铵碘化物 顺式-4-甲氧基苯基1-丙烯基醚 顺式-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 顺式-1,3-二甲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 非那西丁杂质7 非那西丁杂质3 非那西丁杂质22 非那西丁杂质18 非那卡因 非布司他杂质37 非布司他杂质30 非布丙醇 雷诺嗪 阿达洛尔 阿达洛尔 阿莫噁酮 阿莫兰特 阿维西利 阿索卡诺 阿米维林 阿立酮 阿曲汀中间体3 阿普洛尔 阿普斯特杂质67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托西汀EP杂质A 阿托莫西汀杂质24 阿托莫西汀杂质10 阿托莫西汀EP杂质C 阿尼扎芬 阿利克仑中间体3 间苯胺氢氟乙酰氯 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 间苯二酚二异丙醇醚 间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 间苄氧基苯乙醇 间甲苯氧基乙酸肼 间甲苯氧基乙腈 间甲苯异氰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