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尿酸溶解酶可以说是玻尿酸的“解药”!它又称为透明质酸酶或“注射用玻尿酸酶”,是一种能水解透明质酸的天然酶。该酶对透明质酸具有显著的水解作用,能够消除不适合部位的注射物,特别是对于因过量注射透明质酸导致的肿块,其消退率可达90%。
溶栓作用透明质酸酶能水解组织基质中的透明质酸——一种限制水分及细胞外物质扩散的重要成分。这种酶可用于暂时降低细胞间质的粘性,促进皮下输液、局部积贮的渗出液或血液的扩散和吸收,从而加速药物在体内的渗透与作用。临床上常用其作为药物渗透剂,帮助药物吸收,并促进手术及创伤后局部水肿或血肿的消散。
研究表明,在栓塞的血管周围注射透明质酸酶是有效的。此外,该酶对未交联的透明质酸反应最佳,可在数分钟内将其分解殆尽;而对交联的透明质酸则需要较长时间。双相透明质酸比单相透明质酸更容易被水解。
透明质酸酶纯化方案透明质酸酶也被称为玻璃酸酶,是一种重要的药物扩散剂。牛羊睾丸中提取的该酶与顶体酶混合存在。目前主要采用传统的盐析方法进行提纯,但纯度不高。生物分离介质作为一种新技术趋势,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还能实现高精度提纯。
牛羊睾丸中的透明质酸酶分子量为6.1×10^4,是一种酸性蛋白酶(pI<7.0),最适pH值在4.0~7.5之间。顶体蛋白酶则是一种中性蛋白酶(pI=7.0)。通过DEAE Bio-sep FF弱阴离子交换介质进行纯化,在pH=7.0时,透明质酸酶带负电荷被吸附并用高盐浓度缓冲液洗脱下来,从而与顶体蛋白酶分离。
化学性质透明质酸酶为白色或浅黄色絮状冻干物,无臭味,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丙酮和乙醚。最适pH值在4.5~6.0之间。冻干物在4℃下保存一年仍能保持活力;42℃加热60min不会改变其活性;100℃加热5min保留80%的活力;低浓度水溶液易失活,加入NaCl可提高稳定性;遇热易变质。抑制剂包括重金属离子(Cu²⁺、HR²⁺、Fe³⁺、Mn²⁺、Zn²⁺)、酸性有机染料、胆盐、多聚阴离子及高分子量的多聚糖如硫酸软骨素B、肝素、硫酸乙酰肝素;激活剂为多聚阳离子。1%水溶液在280nm处吸收系数为8。
用途透明质酸酶广泛应用于生化研究,临床上常用于促进手术及创伤后局部水肿或血肿的消散,加速皮下、肌肉注射药液的吸收,并可用于治疗肠粘连。
生产方法以羊睾丸为原料,首先使用乙酸提取,再用硫酸铵初步沉淀。经过透析后再采用分级沉淀的方法进一步精制,最终得到透明质酸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