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cyclohexyl)sulfanylpyridine | 1227376-35-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cyclohexyl)sulfanylpyridine
英文别名
3-(cyclohexylthio)pyridine;3-Cyclohexylsulfanylpyridine
3-(cyclohexyl)sulfanylpyridine化学式
CAS
1227376-35-3
化学式
C11H15NS
mdl
——
分子量
193.313
InChiKey
KFNJNJJRMFXCA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5
  • 拓扑面积:
    38.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高度活跃的Cu催化体系,用于合成芳基,杂芳基和乙烯基硫化物
    摘要:
    顺式-1,2-环己二醇(L3)已被证明是一种高效且通用的双齿O-供体配体,可提供高活性的Cu催化体系。它比诸如反式-1,2-环己二醇或乙二醇之类的二醇更有效。这种市售的顺式-1,2-环己二醇配体有助于烷基,芳基或杂环硫醇与烷基,芳基,杂环或取代的乙烯基卤化物的Cu催化交叉偶联反应。这种新的催化体系促进了生物学上重要的乙烯基硫化物的温和,高效的立体和区域特异性合成。使用富电子取代的乙烯基硫化物在该催化剂体系中获得的产率通常为75-98%。最重要的是,这种奇异的催化剂体系用途极为广泛,可用于多种硫化物。鉴于其温和的反应条件,简便,通用性和卓越的官能团耐受性,该方法尤其值得一提。
    DOI:
    10.1021/jo100417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n Efficient Copper-Catalyzed Cross-Coupling Reaction of Thiols with Aryl Iodides
    作者:Hsin-Lun Kao、Chin-Keng Chen、Yu-Jen Wang、Chin-Fa Lee
    DOI:10.1002/ejoc.201001667
    日期:2011.3
    Cu 2 O powder is a very reactive catalyst for the coupling of thiols to aryl iodides. A variety of functional groups including esters, unprotected amines, alcohols, and heterocycles tolerate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Moreover, di-ortho-substituted aryl iodides with sterically demanding substrates were also coupled to give the desired aryl thioethers in good to excellent yields.
    市售的 Cu 2 O 粉末是一种非常活泼的催化剂,用于将醇偶联到芳基化物上。包括酯、未保护胺、醇和杂环在内的多种官能团可耐受反应条件。此外,二邻位取代的芳基化物与空间要求严格的底物也被偶联,以良好至极好的产率得到所需的芳基醚。
  • Iron-Catalyzed C(Sp<sup>3</sup>)–H Borylation, Thiolation, and Sulfinylation Enabled by Photoinduced Ligand-to-Metal Charge Transfer
    作者:Jia-Lin Tu、Ao-Men Hu、Lin Guo、Wujiong Xia
    DOI:10.1021/jacs.3c01082
    日期:——
    (LMCT) process. These reactions exhibit remarkably broad substrate scope (>150 examples in total), and most importantly, all of these three reactions show unconventional regioselectivity, with the occurrence of C(sp3)–H borylation, thiolation, and sulfinylation preferentially at the distal methyl position. The procedures are operationally simple and readily scalable and provide access to high-value products
    催化 C(sp 3 )–H 功能化为构建有机分子提供了巨大机会,促进了复杂药物化合物的衍生化。在此框架内,直接氢原子转移 (HAT) 光催化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有吸引力的方法。然而,这些方案中使用的可行底物是有限的,并且位点选择性显示出对活化和热力学有利的 C(sp 3 )–H 键的偏好。在此,我们描述了无向催化 C(sp 3)–H 硼酸化、醇化和亚磺酰化反应由光诱导配体属电荷转移 (LMCT) 过程实现。这些反应表现出非常广泛的底物范围(总共 > 150 个例子),最重要的是,所有这三个反应都表现出非常规的区域选择性,C(sp 3 )–H 硼酸化、醇化和亚磺酰化优先发生在远端甲基位置。这些程序操作简单,易于扩展,一步即可从简单的碳氢化合物中获取高价值产品。机理研究和对照实验表明,所提供的位点选择性不仅与 HAT 物种相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基和砜基自由基受体的使用的影响。
  • General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with adaptive dynamic homogeneous catalysis
    作者:Indrajit Ghosh、Nikita Shlapakov、Tobias A. Karl、Jonas Düker、Maksim Nikitin、Julia V. Burykina、Valentine P. Ananikov、Burkhard König
    DOI:10.1038/s41586-023-06087-4
    日期:——
    (AD-HoC) with nickel under visible-light-driven redox reaction conditions for general C(sp2)–(hetero)atom coupling reactions. The self-adjustive nature of the catalytic system allowed the simple classification of dozens of various classes of nucleophiles in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This is synthetically demonstrated in nine different bond-forming reactions (in this case, C(sp2)–S, Se, N, P, B, O, C(sp3, sp2
    交叉偶联反应是现代有机合成中最重要的转化之一1,2,3。尽管考虑到各种方案,报道的(杂)芳基卤化物和亲核试剂偶联配偶体的范围非常大,但化合物类别之间的反应条件差异很大,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重新优化反应条件4。在这里,我们介绍了在可见光驱动的氧化还原反应条件下的自适应动态均相催化(AD-HoC),用于一般的 C( sp 2 )–(杂)原子偶联反应。催化系统的自我调节性质允许在交叉偶联反应中对数十种不同类别的亲核试剂进行简单分类。这在九种不同的成键反应(在本例中为 C( sp 2 )–S、Se、N、P、B、O、C( sp 3、  sp 2、  sp )、Si、Cl)中得到了综合证明在可预测的反应条件下进行数百个合成实例。催化反应中心和条件因添加的亲核试剂或如果需要而添加市售的廉价胺碱而彼此不同。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p)-2-(叔丁硫基)-1-(二苯基膦基)二茂铁 (1E)-1-{4-[(4-氨基苯基)硫烷基]苯基}乙酮肟 颜料红88 颜料紫36 顺式-1,2-二(乙硫基)-1-丙烯 非班太尔-D6 雷西那得中间体 阿西替尼杂质J 阿西替尼杂质C 阿西替尼杂质4 阿西替尼杂质 阿西替尼 阿拉氟韦 阿扎毒素 阿嗪米特 阔草特 银(I)(6-氨基-2-(甲硫基)-5-亚硝基嘧啶-4-基)酰胺水合物 钾三氟[3-(苯基硫基)丙基]硼酸酯(1-) 邻甲苯基(对甲苯基)硫化物 避虫醇 连翘脂苷B 还原红 41 还原紫3 还原桃红R 达索尼兴 辛硫醚 辛-1,7-二炔-1-基(苯基)硫烷 西嗪草酮 萘,2-[(2,3-二甲基苯基)硫代]- 莫他哌那非 茴香硫醚 苯醌B 苯酰胺,N-(氨基亚氨基甲基)-4-[(2-甲基苯基)硫代]-3-(甲磺酰)-,盐酸盐 苯酰胺,N-(氨基亚氨基甲基)-4-[(2-氯苯基)硫代]-3-(甲磺酰)-,盐酸盐 苯酰胺,N-(氨基亚氨基甲基)-4-[(2,6-二氯苯基)硫代]-3-(甲磺酰)-,盐酸盐 苯酰胺,2-[(2-硝基苯基)硫代]- 苯酚,3-氯-4-[(4-硝基苯基)硫代]- 苯酚,3-(乙硫基)- 苯酚,3,5-二[(苯基硫代)甲基]- 苯胺,4-[5-溴-3-[4-(甲硫基)苯基]-2-噻嗯基]- 苯胺,3-氯-4-[(1-甲基-1H-咪唑-2-基)硫代]- 苯胺,2-[(2-吡啶基甲基)硫代]- 苯硫醚-D10 苯硫胍 苯硫基乙酸 苯硫代磺酸S-(三氯乙烯基)酯 苯甲醇,2,3,4,5,6-五氟-a-[(苯基硫代)甲基]-,(R)- 苯甲酸,3-[[2-[(二甲氨基)甲基]苯基]硫代]-,盐酸 苯甲胺,5-氟-2-((3-甲氧苯基)硫代)-N,N-二甲基-,盐酸 苯甲二硫酸,4-溴苯基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