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1-benzyl-1H-pyridine-2-thione
1-benzyl-1H-pyridine-2-thione | 59387-93-8
分子结构分类
有机化合物
-
有机杂环化合物
-
吡啶及其衍生物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benzyl-1H-pyridine-2-thione
英文别名
N-benzyl-2-thiopyridone;1-Benzyl-pyrid-2-thion;2(1H)-Pyridinethione, 1-(phenylmethyl)-;1-benzylpyridine-2-thione
CAS
59387-93-8
化学式
C
12
H
11
NS
mdl
——
分子量
201.292
InChiKey
OUBSLHXJHYAUT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熔点:
85-87 °C
沸点:
331.9±35.0 °C(Predicted)
密度:
1.19±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重原子数:
14
可旋转键数:
2
环数:
2.0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8
拓扑面积:
35.3
氢给体数:
0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benzyl-1H-pyridine-2-thione
、
苄基氯化镁
在
仲丁基锂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
环己烷
为溶剂, 反应 0.88h, 以70%的产率得到(±)-1,6-dibenzyl-3,6-dihydropyridine-2(1H)-th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BnR 2 MgLi型新型苄基镁“酸盐”配合物与2-(硫代)吡啶酮和相关化合物的加成
摘要:
通过混合氯化苄基镁(BnMgCl)和适当的有机锂化合物(RLi)获得新型苄基化试剂BnR 2 MgLi。由于BnR 2 MgLi复合物比亲本的格利雅(Grignard)化合物更具亲核性,因此它们能够以高产率和高收率将区域选择性C6加成至亲电N-取代的2-(硫代)-吡啶酮中,并将C4加成至反应性较差的NH 2-(硫代)吡啶酮中。 , 分别。因此,描述了这些新试剂在有效合成6-苄基-3,6-二氢-和4-苄基-3,4-二氢吡啶-2-2 (1 H)-酮中的应用。还提出了BnR 2 MgLi在1,6-加成其他六种α,β-不饱和体系的其他亲电试剂中更广泛应用的前景。
DOI:
10.1016/j.tet.2016.12.024
作为产物:
描述:
1-苄基1,2-二氢吡啶-2-酮
在
劳森试剂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98%的产率得到1-benzyl-1H-pyridine-2-th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在1 H-吡啶-2-硫酮中添加有机锂和烯丙基镁试剂的区域选择性,范围和限制;获得3,4-,3,6-和5,6-二氢吡啶-2-硫酮
摘要:
烯丙基二丁基镁的有机锂和锂试剂添加到容易获得的NH,NMe,NBn和NPh取代的吡啶-2-硫酮中,分别产生4-和/或6-取代的3,4-或3,6-二氢吡啶-2-硫酮。加成物的区域选择性取决于溶剂,温度,氮上的取代基以及所用的类型或有机金属反应物,并允许对两种体系进行定制。将6-取代的β,γ-不饱和δ-硫代内酰胺简单地转化为它们的α,β-不饱和异构体,使得上述方法成为一种高度通用的合成方法,可用于获得6-取代的5,6-二氢吡啶-2-硫酮-有价值的Michael受体。
DOI:
10.1016/j.tet.2007.09.02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SHIBANUMA TADAO; SHIONO MANZO; MUKAIYAMA TERUAKI, CHEM. LETT., 1977, NO 5, 575-576
作者:
SHIBANUMA TADAO、 SHIONO MANZO、 MUKAIYAMA TERUAKI
DOI:
——
日期:
——
US4331673A
申请人:
——
公开号:
US4331673A
公开(公告)日:
1982-05-25
US4399144A
申请人:
——
公开号:
US4399144A
公开(公告)日:
1983-08-16
CN116715624
申请人:
——
公开号:
——
公开(公告)日:
——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2,2'',6,6''-四甲氧基-4,4''-双(二苯基膦基)-3,3''-联吡啶(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N'-亚硝基尼古丁
(R)-DRF053二盐酸盐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S)-(-)-[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双(乙腈)铁(II)六氟锑酸盐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1'R,2'S)-尼古丁1,1'-Di-N-氧化物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氯苯那敏-D6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韦德伊斯试剂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布索坦杂质66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雷索替丁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扎那韦中间体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镉,二碘四(4-甲基吡啶)-
锌,二溴二[4-吡啶羧硫代酸(2-吡啶基亚甲基)酰肼]-
相关结构分类
有机杂环化合物
木脂素、新木脂素和相关化合物
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
有机阴离子
有机氧化合物
有机硫化合物
碳化物
苯类化合物
脂质和类脂质分子
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叠烯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氮化合物
乙炔化物
卡宾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
有机聚合物
有机1,3-偶极化合物
有机阳离子
碳氢化合物
有机卤素化合物
有机磷化合物
有机盐
苯丙烷和聚酮
有机金属化合物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5-Methyl-7-methoxy-8-hydroxy-tetralon-(1)
下一个:N-[3-[(3-amino-3-oxoprop-1-en-2-yl)amino]-3-oxoprop-1-en-2-yl]-2-[(8S,11Z,18R,25S,35R,59S)-37-butan-2-yl-18-(2,3-dihydroxybutan-2-yl)-11-ethylidene-59-hydroxy-31-(1-hydroxyethyl)-8-[(1R)-1-hydroxyethyl]-26,40,46-trimethyl-43-methylidene-6,9,16,23,28,38,41,44,47-nonaoxo-27-oxa-3,13,20,56-tetrathia-7,10,17,24,36,39,42,45,48,52,58,61,62,63,64-pentadecazanonacyclo[23.23.9.329,35.12,5.112,15.119,22.154,57.01,53.032,60]tetrahexaconta-2(64),4,12(63),19(62),21,29(61),30,32(60),33,51,54,57-dodecaen-51-yl]-1,3-thiazole-4-carboxam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