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1,N1'-(naphthalene-1,4-diyl)bis(N4-phenylbenzene-1,4-diamine) | 1352822-08-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1,N1'-(naphthalene-1,4-diyl)bis(N4-phenylbenzene-1,4-diamine)
英文别名
1-N,4-N-bis(4-anilinophenyl)naphthalene-1,4-diamine
N1,N1'-(naphthalene-1,4-diyl)bis(N4-phenylbenzene-1,4-diamine)化学式
CAS
1352822-08-2
化学式
C34H28N4
mdl
——
分子量
492.623
InChiKey
IFQYEROHUQUTC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721.2±50.0 °C(Predicted)
  • 密度:
    1.270±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9.3
  • 重原子数:
    38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48.1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1,N1'-(naphthalene-1,4-diyl)bis(N4-phenylbenzene-1,4-diamine)盐酸 、 ammonium persulfate 、 ammon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98%的产率得到4,4'-(naphthalene-1,4-diylidenebis(azaneylylidene))bis(N-phenylani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使用量身定制的寡聚(亚芳基胺)描绘聚(苯胺)氧化还原化学:向具有可调光电子性质的基于寡聚(苯胺)的有机半导体
    摘要:
    简单而优雅的布赫瓦尔德-哈特维格交叉偶联反应已被用于一步合成一种设计范围的新型苯胺基四聚体,而无需保护基团。中心芳香环的变化为仔细调整该系列的光电特性提供了机会,从而可以通过使用一系列光物理和电化学技术来研究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长期以来提出的支持复杂的氧化还原和质子转移反应的电子(EE)和电子化学(EC)过程序列涉及众所周知的多和寡聚氧化还原状态的转换(苯胺类化合物首次在这里显示。我们还介绍了基于时间的DFT计算的初步结果,以阐明这些低聚物的光电行为。掺杂了典型聚苯胺质子化剂的该系列导电薄膜的直流电导率测量的d,l-樟脑-10-磺酸(CSA),以磷酸三苯酯(TPP)外部塑化,并从加工米甲酚(MC)溶液,还提出。
    DOI:
    10.1002/chem.201101697
  • 作为产物:
    描述:
    1,4-二溴代萘对氨基二苯胺R-(+)-1,1'-联萘-2,2'-双二苯膦 、 bis(dibenzylideneacetone)-palladium(0)sodium t-butanolat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84%的产率得到N1,N1'-(naphthalene-1,4-diyl)bis(N4-phenylbenzene-1,4-di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使用量身定制的寡聚(亚芳基胺)描绘聚(苯胺)氧化还原化学:向具有可调光电子性质的基于寡聚(苯胺)的有机半导体
    摘要:
    简单而优雅的布赫瓦尔德-哈特维格交叉偶联反应已被用于一步合成一种设计范围的新型苯胺基四聚体,而无需保护基团。中心芳香环的变化为仔细调整该系列的光电特性提供了机会,从而可以通过使用一系列光物理和电化学技术来研究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长期以来提出的支持复杂的氧化还原和质子转移反应的电子(EE)和电子化学(EC)过程序列涉及众所周知的多和寡聚氧化还原状态的转换(苯胺类化合物首次在这里显示。我们还介绍了基于时间的DFT计算的初步结果,以阐明这些低聚物的光电行为。掺杂了典型聚苯胺质子化剂的该系列导电薄膜的直流电导率测量的d,l-樟脑-10-磺酸(CSA),以磷酸三苯酯(TPP)外部塑化,并从加工米甲酚(MC)溶液,还提出。
    DOI:
    10.1002/chem.20110169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lineating Poly(Aniline) Redox Chemistry by Using Tailored Oligo(Aryleneamine)s: Towards Oligo(Aniline)-Based Organic Semiconductors with Tunable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作者:Zhecheng Shao、Patrice Rannou、Saïd Sadki、Natalie Fey、David M. Lindsay、Charl F. J. Faul
    DOI:10.1002/chem.201101697
    日期:2011.10.24
    electron‐electron (EE) and electron‐chemical (EC) processes that support the complex redox and proton‐transfer reactions involved in the well‐known switching of redox states of poly‐ and oligo(aniline)s are revealed here for the first time. We also present the initial results from time‐dependent DFT calculations to clarify the optoelectronic behaviour of these oligomers. The dc‐conductivity measurements of conducting
    简单而优雅的布赫瓦尔德-哈特维格交叉偶联反应已被用于一步合成一种设计范围的新型苯胺基四聚体,而无需保护基团。中心芳香环的变化为仔细调整该系列的光电特性提供了机会,从而可以通过使用一系列光物理和电化学技术来研究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长期以来提出的支持复杂的氧化还原和质子转移反应的电子(EE)和电子化学(EC)过程序列涉及众所周知的多和寡聚氧化还原状态的转换(苯胺类化合物首次在这里显示。我们还介绍了基于时间的DFT计算的初步结果,以阐明这些低聚物的光电行为。掺杂了典型聚苯胺质子化剂的该系列导电薄膜的直流电导率测量的d,l-樟脑-10-磺酸(CSA),以磷酸三苯酯(TPP)外部塑化,并从加工米甲酚(MC)溶液,还提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