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etraethyl 1,2,4,5-cyclohexanetetracarboxylate | 94253-98-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etraethyl 1,2,4,5-cyclohexanetetra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Cyclohexan-tetracarbonsaeure-(1,2,4,5)-tetraaethylester;1,2,4,5-Cyclohexantetracarbonsaeure-tetraaethylester;Tetraethyl cyclohexane-1,2,4,5-tetracarboxylate
tetraethyl 1,2,4,5-cyclohexanetetra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94253-98-2
化学式
C18H28O8
mdl
——
分子量
372.416
InChiKey
KRVFDQLWSXYEO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6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1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8
  • 拓扑面积:
    10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8

SDS

SDS:a0fe1209226c1226b26dd050474fd0bd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etraethyl 1,2,4,5-cyclohexanetetracarboxylate硫酸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以80%的产率得到环己烷-1,2,4,5-四甲酸
    参考文献:
    名称:
    1,2,4,5-环己烷四甲酸二酐的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1,2,4,5‑环己烷四甲酸二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均苯四甲酸与酯化试剂反应制备均苯四甲酸酯;均苯四甲酸酯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加氢合成氢化均苯四甲酸酯;所得氢化均苯四甲酸酯在强酸和有机溶剂中高效的合成1,2,4,5‑环己烷四甲酸二酐。与传统生产工艺相比,本发明酯化反应的效率高,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实现加氢反应的连续化生产,缩短了工艺路线。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所得1,2,4,5‑环己烷四甲酸二酐中的金属离子(钠、钾、铁、钙、铝、锌)含量≤1ppm,满足电子级产品的要求。
    公开号:
    CN108069978B
  • 作为产物:
    描述:
    均苯四甲酸硫酸氢气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150.0~250.0 ℃ 、4.0 MPa 条件下, 反应 12.0h, 生成 tetraethyl 1,2,4,5-cyclohexanetetra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1,2,4,5-环己烷四甲酸二酐的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1,2,4,5‑环己烷四甲酸二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均苯四甲酸与酯化试剂反应制备均苯四甲酸酯;均苯四甲酸酯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加氢合成氢化均苯四甲酸酯;所得氢化均苯四甲酸酯在强酸和有机溶剂中高效的合成1,2,4,5‑环己烷四甲酸二酐。与传统生产工艺相比,本发明酯化反应的效率高,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实现加氢反应的连续化生产,缩短了工艺路线。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所得1,2,4,5‑环己烷四甲酸二酐中的金属离子(钠、钾、铁、钙、铝、锌)含量≤1ppm,满足电子级产品的要求。
    公开号:
    CN108069978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環状構造を有するジアンモニウム塩及びその用途
    申请人:東ソー株式会社
    公开号:JP2021109856A
    公开(公告)日:2021-08-02
    【課題】新規なジアンモニウム塩を提供する。さらに、ジアンモニウム塩を用いたゼオライト、好ましくは小細孔ゼオライト、より好ましくはAFX型ゼオライトの製造方法を提供する。【解決手段】一般式(1)で表されるジアンモニウム塩。[式中、2つのAは、同一又は相異なって、架橋環又は縮環を有していてもよい炭素数3から20の含窒素複素環を表す。Y−は、同一又は相異なって、ハロゲン化物イオン、R1SO2O−で表されるスルホン酸イオン、R2COO−で表されるカルボン酸イオン又はOH−(水酸化物イオン)を表す。R1は、炭素数1から9のアルキル基、炭素数1から9のフルオロアルキル基又はフェニル基を表す。R2は、炭素数1から6のアルキル基、炭素数1から4のフルオロアルキル基又はフェニル基を表す。]【選択図】なし
    提供新型二盐。此外,提供使用二盐制备沸石,优选为微孔沸石,更优选为AFX型沸石的制备方法。通式(1)表示的二盐。【式中,两个A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表示具有3至20个含复环的桥环或缩环。Y-可以是相同或不同,表示卤化物离子、由R1SO2O-表示的磺酸离子、由R2COO-表示的羧酸离子或OH-(根离子)。R1表示1至9个原子的烷基、1至9个原子的氟烷基或基。R2表示1至6个原子的烷基、1至4个原子的氟烷基或基。】【选择图】无
  • ジアンモニウム塩及びその用途
    申请人:公益財団法人相模中央化学研究所
    公开号:JP2021109855A
    公开(公告)日:2021-08-02
    【課題】ジアンモニウム塩の提供および同塩を用いたゼオライトの製造方法の提供。【解決手段】式(1)で表されるジアンモニウム塩。[式中、R1、R2、R3及びR4は、アルキル基など、Y−は、ハロゲン化物イオン、R5SO2O−で表されるスルホン酸イオン、R6COO−で表されるカルボン酸イオン又はOH−(水酸化物イオン)を表す。R5及びR6は、アルキル基などを表す。]【選択図】なし
    提供盐和使用该盐制备沸石的制造方法。在公式(1)中表示的盐。[在公式中,R1、R2、R3和R4分别表示烷基等,Y-表示卤化物离子,由R5SO2O-表示的磺酸根离子,由R6COO-表示的羧酸根离子或OH-(氢氧化物离子)。R5和R6表示烷基等。]【选择图】无
  • 一种1,2,4,5-环己烷四甲酸四乙酯的合成方 法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公开号:CN109896958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2,4,5‑环己烷甲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均苯四甲酸化试剂合成均苯四甲酸乙酯,再在加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1,2,4,5‑环己烷甲酸乙酯,所用加催化剂载体为,活性组分为质量含量1%~3%的、质量含量为0.1%~0.5%组成的复合属。本发明的化方法避免结晶分离的操作过程,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加所用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活性和使用寿命,催化剂运行2400h,转化率仍达99%。
  • Cellulose Compound Film, Optical Compensation Sheet,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申请人:Nozoe Yutaka
    公开号:US20070259134A1
    公开(公告)日:2007-11-08
    A cellulose compound film containing a cellulose compound having two or more substituents whose polarizability anisotropies Δα calculated by mathematical formula (1)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wherein substitution degrees of the following substituents A and B in the cellulose compound satisfy relationship as defined by mathematical formula (A1), in which the substituent A has the lowest Δα and the substituent B has the highest Δα: Δ ⁢ ⁢ α = α ⁢ ⁢ x - α ⁢ ⁢ y + α ⁢ ⁢ z 2 Mathematical ⁢ ⁢ formula ⁢ ⁢ ( 1 ) wherein, in characteristic values obtained after diagonalization of polarizability tensor, αx is the largest component, αy is the second largest component, and αz is the smallest component; DS B 2+ DS B 3− DS B 6≧−0.1   Mathematical formula (A1) wherein DS B 2, DS B 3, and DS B 6 represent a substitution degree of the substituent B at the 2-, 3-, or 6-position of a β-glucose ring constituting unit of cellulose, respectively; and an optical compensation film, a polarizing plate,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cellulose compound film.
    一种纤维素化合物薄膜,其含有具有两个或更多取代基的纤维素化合物,其极化率各向异性Δα通过数学公式(1)计算得出,其中以下取代基A和B的取代度满足数学公式(A1)所定义的关系,其中取代基A具有最低的Δα,而取代基B具有最高的Δα:Δα = αx-αy + αz2数学公式(1)其中,在极化率张量对角化后获得的特征值中,αx是最大分量,αy是第二大分量,αz是最小分量;DSB2 + DSB3-DSB6≥-0.1数学公式(A1)其中DSB2、DSB3和DSB6分别表示取代基B在纤维素构成单位β-葡萄糖环的2-、3-或6-位置的取代度;以及使用该纤维素化合物薄膜的光学补偿膜、偏光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 PROCESS FOR PRODUCING EXPANDABLE STYRENE POLYMER COMPOSITIONS
    申请人:Husemann Wolfram
    公开号:US20110291040A1
    公开(公告)日:2011-12-01
    A composition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expandable styrene polymer component and at least one cyclohexanecarboxylic ester and also optionally further components can be processed to mechanically robust foam materials.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物,包括至少一种可膨胀苯乙烯聚合物组分和至少一种环己烷羧酸,还可以选择性地加入其他组分,可加工成具有机械强度的泡沫材料。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