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8-dibromo-5-phenylbenzo[b]phosphindole 5-oxide | 1247868-03-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8-dibromo-5-phenylbenzo[b]phosphindole 5-oxide
英文别名
3,6-Dibromo-9-phenyl-9-phosphafluorene oxide
2,8-dibromo-5-phenylbenzo[b]phosphindole 5-oxide化学式
CAS
1247868-03-6
化学式
C18H11Br2OP
mdl
——
分子量
434.067
InChiKey
BCNMVQVJSUATS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75.7±50.0 °C(Predicted)
  • 密度:
    1.79±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1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8-dibromo-5-phenylbenzo[b]phosphindole 5-oxide 在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 copper(l) iodide四丁基氟化铵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三乙胺 为溶剂, 反应 0.5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不同位置带有乙炔基单元的芴型配体的Pt(II)聚炔的光物理性质和光功率限制能力
    摘要:
    合成了两个系列的Pt(II)聚炔,它们带有在不同位置带有乙炔基单元的芴型配体。在吸收光谱中,带有3,6-位乙炔基单元的芴型配体的Pt(II)聚炔相对于带有2,7位乙炔基单元的芴型配体的相应类似物具有蓝移,在可见光区域显示更好的透明度。此外,在光致发光(PL)光谱中,带有在3,6-位带有乙炔基单元的芴型配体的Pt(II)聚炔比在相应的带有在2,7位带有乙炔基单元的芴型配体的类似物表现出更强的三线态发射。 。此外,这些Pt(II)聚炔被应用于光功率限制(OPL)领域。带有芴型配体的乙炔基的Pt(II)聚炔,在2,7位比相应的类似物具有3,6-位乙炔基单元的芴型配体,显示出更好的OPL性能。因此,改变芴型配体中乙炔基单元的位置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Pt(II)聚炔的光物理性质,而且对其OPL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DOI:
    10.1016/j.jorganchem.2019.05.022
  • 作为产物:
    描述:
    2,2-二碘代联苯正丁基锂铁粉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氯仿 为溶剂, 反应 0.5h, 生成 2,8-dibromo-5-phenylbenzo[b]phosphindole 5-ox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不同位置带有乙炔基单元的芴型配体的Pt(II)聚炔的光物理性质和光功率限制能力
    摘要:
    合成了两个系列的Pt(II)聚炔,它们带有在不同位置带有乙炔基单元的芴型配体。在吸收光谱中,带有3,6-位乙炔基单元的芴型配体的Pt(II)聚炔相对于带有2,7位乙炔基单元的芴型配体的相应类似物具有蓝移,在可见光区域显示更好的透明度。此外,在光致发光(PL)光谱中,带有在3,6-位带有乙炔基单元的芴型配体的Pt(II)聚炔比在相应的带有在2,7位带有乙炔基单元的芴型配体的类似物表现出更强的三线态发射。 。此外,这些Pt(II)聚炔被应用于光功率限制(OPL)领域。带有芴型配体的乙炔基的Pt(II)聚炔,在2,7位比相应的类似物具有3,6-位乙炔基单元的芴型配体,显示出更好的OPL性能。因此,改变芴型配体中乙炔基单元的位置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Pt(II)聚炔的光物理性质,而且对其OPL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DOI:
    10.1016/j.jorganchem.2019.05.02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NDENSED CYCLIC COMPOUND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申请人:Samsung Display Co., Ltd.
    公开号:US20180076396A1
    公开(公告)日:2018-03-15
    A condensed cyclic compound having the following structure and a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re provided: wherein A1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提供具有以下结构的缩合环化合物以及包括该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A1是以下之一:
  • 基于刚性氧膦基团的蓝光-绿光热延迟荧光材料
    申请人:西安交通大学
    公开号:CN109836460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基于刚性氧膦基团的蓝光‑绿光热延迟荧光材料,其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本发明所公开的刚性氧膦基团的蓝光‑绿光TADF材料具有非常好的蓝光或绿光的色纯度、非常高的发光量子效率以及电荷注入/传输性能,适合作为发光材料制备高性能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另外,该类蓝光材料也具有很高的激发态能级,可以作为主体材料用于制备高性能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LIGHT-EMISSION MATERIAL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INCLUDING THE SAME
    申请人:Cheng Chien-Hong
    公开号:US20100253212A1
    公开(公告)日:2010-10-07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light-emission material comprising a compound having Formula (I): , wherein each of A independently is: each of Rm independently is H, alkyl, alkenyl, alkynyl, CN, CF3, alkylamino, amino, alkoxy, halo, aryl, or heteroaryl.
    该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光材料,包括具有化学式(I)的化合物,其中A中的每个独立是:Rm中的每个独立是H、烷基、烯基、炔基、CN、CF3、烷基氨基、氨基、烷氧基、卤素、芳基或杂环芳基。
  • 一种氧膦型TADF类有机光电材料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安阳工学院
    公开号:CN11434979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称氧膦型TADF类有机光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功能材料领域。以2,2'‑二硝基‑联苯经过氯化亚锡还原、胺基酰化、富电性芳环溴代反应、酸脱酰基保护基成游离胺基、胺基经过重氮盐历程转化成5,5'‑二溴‑2,2'‑二碘‑联苯,紧接着5,5'‑二溴‑2,2'‑二碘‑联苯经过锂‑碘交换与二氯苯基膦亲核取代反应生成苯基膦杂苯并吲哚和苯基膦杂苯并吲哚氧化成苯基氧膦杂苯并吲哚,再经过铜催化溴代芳烃与杂芳烃偶联反应,合成具有荧光活性氧膦类型的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该发明合成2,8‑二吩噻嗪基‑5‑苯基苯并氧膦杂吲哚具有成为有机小分子类电致发光材料和用作光敏剂用于有机光反应的潜力,贴合有机小分子材料多功能应用化的发展趋势。
  • Condensed cyclic compound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申请人:Samsung Display Co., Ltd.
    公开号:US10461263B2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A condensed cyclic compound having the following structure and a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re provided: wherein A1 is one of the following: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缩合环状化合物和一种包含该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器件: 其中 A1 为下列物质之一: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