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内皮松弛因子”鉴定为血管内皮中由
L-精氨酸形成的内源性 NO [1],刺激了对新一代心血管药物的研究 [2-5]。目前,已经确定NO的生化合成通过不同途径进行。外源性有机
硝酸盐(硝化
甘油、亚硝基
山梨醇和其他经典血管扩张剂)以及新的 NO 前体(如 N-硝基
吡唑 [7] 和
呋喃烷 [8])都会被还原 [6]。相反,
L-精氨酸是
生物体中主要的 NO 来源,被 NO 合酶 (NOS) 氧化为 NO 和
L-瓜氨酸 [2]。NOS 还能够从 [3-巯基乙基
胍 [9, 10] 形成 NO。对我们已知的血管扩张剂 molsidomin 的研究表明,该药物通过与大气中的
氧气反应生成 NO [3]。发现 1,2-二氮杂-1,2-二氧化物在热解和/或
水解时形成 NO [I1]。穆勒等人。[12] 报道了在 pH 7.5 的溶液中使用 (+)-3-(E)-4ethyl2[(E)-hydroxyimi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