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2-aminoethyl)-N'-[2-[[6-(1,4,8,11-tetrazacyclotetradec-1-ylmethyl)pyridin-2-yl]methylamino]ethyl]propane-1,3-diamine | 1360997-76-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2-aminoethyl)-N'-[2-[[6-(1,4,8,11-tetrazacyclotetradec-1-ylmethyl)pyridin-2-yl]methylamino]ethyl]propane-1,3-diamine
英文别名
——
N-(2-aminoethyl)-N'-[2-[[6-(1,4,8,11-tetrazacyclotetradec-1-ylmethyl)pyridin-2-yl]methylamino]ethyl]propane-1,3-diamine化学式
CAS
1360997-76-7
化学式
C24H49N9
mdl
——
分子量
463.713
InChiKey
SRFXMSJACLHDT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
  • 重原子数:
    33
  • 可旋转键数:
    1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9
  • 拓扑面积:
    114
  • 氢给体数:
    7
  • 氢受体数:
    9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探索阴离子识别的新分子体系结构:新的基于Cyclam的对位多聚铵受体的合成和ATP结合特性。
    摘要:
    合成和表征三种新的多胺受体,它们由一个环蛋白单元(cyclam = 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与一个2,6-二甲基吡啶基间隔基连接到线性多胺1,4,8,11-四氮杂十二烷(据报道有L1py),1,4,7-三氮杂庚烷(L2py)和季铵基团(L3 py +)。所有受体均在中性pH下形成高电荷的聚铵阳离子,适用于阴离子识别研究。通过电位,量热,1 H和31分析ATP的识别在水溶液中的1 H NMR测量。所有受体在水溶液中都与ATP形成1:1加合物,并通过其铵基与ATP的阴离子三磷酸酯链之间的电荷-电荷和氢键相互作用而稳定。三种受体对ATP的结合能力依次为L3 py + < L2py < L1py。这些加合物通过很大程度上有利的熵贡献而得以稳定,这可能是由于主体和客体物种在复合过程中发生了很大的去溶剂化作用。观察到的结合亲和力序列是根据三种受体包裹ATP磷酸链的不同能力来解释的。
    DOI:
    10.1002/asia.201100046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探索阴离子识别的新分子体系结构:新的基于Cyclam的对位多聚铵受体的合成和ATP结合特性。
    摘要:
    合成和表征三种新的多胺受体,它们由一个环蛋白单元(cyclam = 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与一个2,6-二甲基吡啶基间隔基连接到线性多胺1,4,8,11-四氮杂十二烷(据报道有L1py),1,4,7-三氮杂庚烷(L2py)和季铵基团(L3 py +)。所有受体均在中性pH下形成高电荷的聚铵阳离子,适用于阴离子识别研究。通过电位,量热,1 H和31分析ATP的识别在水溶液中的1 H NMR测量。所有受体在水溶液中都与ATP形成1:1加合物,并通过其铵基与ATP的阴离子三磷酸酯链之间的电荷-电荷和氢键相互作用而稳定。三种受体对ATP的结合能力依次为L3 py + < L2py < L1py。这些加合物通过很大程度上有利的熵贡献而得以稳定,这可能是由于主体和客体物种在复合过程中发生了很大的去溶剂化作用。观察到的结合亲和力序列是根据三种受体包裹ATP磷酸链的不同能力来解释的。
    DOI:
    10.1002/asia.20110004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Glyphosate and ATP binding by mononuclear Zn(ii) complexes with non-symmetric ditopic polyamine ligands
    作者:Jacky Pouessel、Nathalie Le Bris、Andrea Bencini、Claudia Giorgi、Barbara Valtancoli、Raphaël Tripier
    DOI:10.1039/c2dt31110k
    日期:——
    linked to the linear polyamines 1,4,8,11-tetraazaundecane (L1py and L2para) and 1,4,7-triazaheptane (L2py) via a 2,6-dimethylpyridinyl (L1py and L2py) or a 1,4-dimethylbenzyl spacer (L2para), has been analyzed by means of potentiometric and 1H and 13C NMR measurements. All ligands form stable mononuclear Zn(II) complexes in a wide pH range, featuring the metal ion bound to the macrocyclic unit. The open-chain
    Zn(II)与异位配体L1py,L2py和L1para的结合,该配位体由与线性多胺连接的cyclam单元组成1,4,8,11-四氮杂十一烷(L1py和L2para)和1,4,7-三氮杂庚烷(L2py)通过2,6- dimethylpyridinyl(L1py和L2py)或1,4-二甲基苄基间隔物(L2para),已经通过电位和进行分析1 H和13次C NMR测量。所有配体在宽的pH范围内形成稳定的单核Zn(II)络合物,其特征是金属离子与大环单元键合。开链多胺单元可轻松结合水溶液中的多个质子,从而在中性和酸性pH值下提供质子化的金属络合物。这些络合物充当阴离子底物的双功能受体N-(膦酰基甲基)甘氨酸 (草甘膦或PMG)和ATP。电位分析,1 H和31 P NMR测量表明,具有L1py的Zn(II)配合物是两种底物的较好受体,这是由于同时存在在其2,6位官能化的吡啶连接基和柔性线性四胺链。实
  • Exploring New Molecular Architectures for Anion Recognition: Synthesis and ATP Binding Properties of New Cyclam-Based Ditopic Polyammonium Receptors.
    作者:Jacky Pouessel、Carla Bazzicalupi、Andrea Bencini、Hélène Bernard、Claudia Giorgi、Henri Handel、Irene Matera、Nathalie Le Bris、Raphaël Tripier、Barbara Valtancoli
    DOI:10.1002/asia.201100046
    日期:2011.6.6
    characterization of three new polyamine receptors, composed of a cyclam unit (cyclam=1,4,8,11‐tetraazacyclotetradecane) linked by a 2,6‐dimethylpyridinyl spacer to the linear polyamines 1,4,8,11‐tetraazaundecane (L1py), 1,4,7‐triazaheptane (L2py), and to a quaternary ammonium group (L3 py+), are reported. All receptors form highly charged polyammonium cations at neutral pH, suitable for anion recognition
    合成和表征三种新的多胺受体,它们由一个环蛋白单元(cyclam = 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与一个2,6-二甲基吡啶基间隔基连接到线性多胺1,4,8,11-四氮杂十二烷(据报道有L1py),1,4,7-三氮杂庚烷(L2py)和季铵基团(L3 py +)。所有受体均在中性pH下形成高电荷的聚铵阳离子,适用于阴离子识别研究。通过电位,量热,1 H和31分析ATP的识别在水溶液中的1 H NMR测量。所有受体在水溶液中都与ATP形成1:1加合物,并通过其铵基与ATP的阴离子三磷酸酯链之间的电荷-电荷和氢键相互作用而稳定。三种受体对ATP的结合能力依次为L3 py + < L2py < L1py。这些加合物通过很大程度上有利的熵贡献而得以稳定,这可能是由于主体和客体物种在复合过程中发生了很大的去溶剂化作用。观察到的结合亲和力序列是根据三种受体包裹ATP磷酸链的不同能力来解释的。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N'-亚硝基尼古丁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锇二(2,2'-联吡啶)氯化物 链黑霉素 链黑菌素 银杏酮盐酸盐 铬二烟酸盐 铝三烟酸盐 铜-缩氨基硫脲络合物 铜(2+)乙酸酯吡啶(1:2:1) 铁5-甲氧基-6-甲基-1-氧代-2-吡啶酮 钾4-氨基-3,6-二氯-2-吡啶羧酸酯 钯,二氯双(3-氯吡啶-κN)-,(SP-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