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3,5-bis(2,4,6-tribromophenoxy)cyclopentene
3,5-bis(2,4,6-tribromophenoxy)cyclopentene | 84491-98-5
分子结构分类
有机化合物
-
苯类化合物
-
苯酚醚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5-bis(2,4,6-tribromophenoxy)cyclopentene
英文别名
Benzene, 1,1a(2)-[4-cyclopentene-1,3-diylbis(oxy)]bis[2,4,6-tribromo-;1,3,5-tribromo-2-[4-(2,4,6-tribromophenoxy)cyclopent-2-en-1-yl]oxybenzene
CAS
84491-98-5
化学式
C
17
H
10
Br
6
O
2
mdl
——
分子量
725.689
InChiKey
OAQZGVMMYFKSJ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8.4
重原子数:
25
可旋转键数:
4
环数:
3.0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8
拓扑面积:
18.5
氢给体数:
0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5-bis(2,4,6-tribromophenoxy)cyclopentene
在
环己氯化镁
、
copper(l) iod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
甲苯
为溶剂, 以46.2%的产率得到(3aS,8bS)-5,7-dibromo-3a,8b-dihydro-3H-cyclopenta[b][1]benzofuran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贝前列素钠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贝前列素钠中间体III的合成方法。以环戊烯和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通过自由基反应得到二溴环戊烯,二溴环戊烯与2,4,6‑三溴苯酚相互作用直接以“一锅煮”法直接形成3,5‑双(2,4,6‑三溴苯氧基)环戊烯(化合物I)。再通过格氏反应得到化合物II和化合物III。且本发明采用N‑溴代丁二酰亚胺和商业化可获得的环戊烯为原料合成二溴环戊烯,避免了170℃裂解和‑30~‑40℃的超低温反应,同时避免了溴素的使用;反应条件更温和、环境更友好,便于工业化生产。
公开号:
CN110452100A
作为产物:
描述:
三溴苯酚
在
18-冠醚-6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73.0h, 生成
3,5-bis(2,4,6-tribromophenoxy)cyclopenten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贝前列素钠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贝前列素钠中间体I的合成方法,以环戊烯和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通过自由基反应得到二溴环戊烯,用更加安全的溶剂代替四氯化碳、苯等溶剂;在制备三溴苯酚钠时,用氢氧化钠等碱代替氢化钠;生成的二溴环戊烯与2,4,6‑三溴苯酚钠相互作用直接以“一锅煮”法直接制备3,5‑双(2,4,6‑三溴苯氧基)环戊烯。本发明改良后的反应条件更温和、环境更友好,便于工业化生产。
公开号:
CN112010742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一种贝前列环素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
安庆润科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号:
CN111087284A
公开(公告)日:
2020-05-01
本发明公开一种贝前列环素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环戊二烯的制备:取双环戊二烯加入BHT,加热到180‑200℃蒸馏,收集40‑50℃的馏分,收集完毕,进行第二次蒸馏,制备得到环戊二烯;(2)贝前列环素中间体的制备:将环戊二烯加入到溶剂A中,冷阱冷却降温至‑72℃后,用溶剂A稀释溴试剂,将溴试剂的溶剂A溶液缓慢滴加,控制温度在‑70℃,反应后,得到3,5‑二溴环戊烯;将2,4,6‑三溴苯酚溶解在无水溶剂B中,反应后,经后处理操作B制备得到贝前列环素中间体。采用本发明公开的制备方法,不仅有效降低了工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杂质,提高了收率,且上述工艺绿色环保,降低了环保处理成本。
NAGASE, HIROSHI;MATSUMOTO, KAZUHISA;YOSHIWARA, HIDEO;TAJIMA, ATSUKO;OHNO,+, TETRAHEDRON LETT., 31,(1990) N1, C. 4493-4494
作者:
NAGASE, HIROSHI、MATSUMOTO, KAZUHISA、YOSHIWARA, HIDEO、TAJIMA, ATSUKO、OHNO,+
DOI:
——
日期:
——
US4564620A
申请人:
——
公开号:
US4564620A
公开(公告)日:
1986-01-14
US4822804A
申请人:
——
公开号:
US4822804A
公开(公告)日:
1989-04-18
一种贝前列素钠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
济南康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号:
CN110452100A
公开(公告)日:
2019-11-15
本发明涉及一种贝前列素钠中间体III的合成方法。以环戊烯和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通过自由基反应得到二溴环戊烯,二溴环戊烯与2,4,6‑三溴苯酚相互作用直接以“一锅煮”法直接形成3,5‑双(2,4,6‑三溴苯氧基)环戊烯(化合物I)。再通过格氏反应得到化合物II和化合物III。且本发明采用N‑溴代丁二酰亚胺和商业化可获得的环戊烯为原料合成二溴环戊烯,避免了170℃裂解和‑30~‑40℃的超低温反应,同时避免了溴素的使用;反应条件更温和、环境更友好,便于工业化生产。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R,2''R,3R,3''R)-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氟-3-异丙氧基苯基)三氟硼酸钾
麦角甾烷-6-酮,2,3,22,23-四羟基-,(2a,3a,5a,22S,23S)-
鲁前列醇
顺式-铂戊脒碘化物
顺式-四氢-2-苯氧基-N,N,N-三甲基-2H-吡喃-3-铵碘化物
顺式-4-甲氧基苯基1-丙烯基醚
顺式-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
顺式-1,3-二甲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
非那西丁杂质7
非那西丁杂质18
非那卡因
非布司他杂质37
非布司他杂质30
非布丙醇
雷诺嗪
阿达洛尔
阿达洛尔
阿莫噁酮
阿莫兰特
阿维西利
阿索卡诺
阿米维林
阿立酮
阿曲汀中间体3
阿普洛尔
阿普斯特杂质67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托西汀EP杂质A
阿托莫西汀杂质24
阿托莫西汀杂质10
阿尼扎芬
间苯胺氢氟乙酰氯
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
间苯二酚二异丙醇醚
间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
间苄氧基苯乙醇
间甲苯氧基乙酸肼
间甲苯氧基乙腈
间甲苯异氰酸酯
间甲氧基苯酚阴离子
间甲氧基苯甲醛
间甲氧基苯乙基溴
间甲基苯甲醚-D3
间甲基苯甲醚
间溴苯甲醚
间氯三氟甲氧基苯
相关结构分类
有机杂环化合物
苯类化合物
木脂素、新木脂素和相关化合物
苯丙烷和聚酮
脂质和类脂质分子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氧化合物
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有机硫化合物
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
有机氮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
有机卤素化合物
有机聚合物
有机金属化合物
乙炔化物
有机磷化合物
叠烯
有机1,3-偶极化合物
碳化物
有机盐
有机阳离子
卡宾
有机阴离子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methyl[(2-hydroxyphenyl)pentafluorophenylmethyl]amine
下一个:4-[2-(4-methoxybenzyloxy)ethyl]piperid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