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6-bis(bromomethyl)acenaphthene | 4599-95-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6-bis(bromomethyl)acenaphthene
英文别名
5,6-Bis-(brommethyl)-acenaphthen;Acenaphthene, 5,6-bis(bromomethyl)-;5,6-bis(bromomethyl)-1,2-dihydroacenaphthylene
5,6-bis(bromomethyl)acenaphthene化学式
CAS
4599-95-5
化学式
C14H12Br2
mdl
——
分子量
340.057
InChiKey
RERQHHNUDWHDI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58-159 °C(Solv: benzene (71-43-2))
  • 沸点:
    443.9±40.0 °C(Predicted)
  • 密度:
    1.753±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6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9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03999090

SDS

SDS:d1f91034e2065857a1840c859b9203e8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6-bis(bromomethyl)acenaphthene苯基锂 作用下, 以 二丁醚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100%的产率得到pyracene
    参考文献:
    名称:
    二氢吡喃卟啉
    摘要:
    通过使5-硝基-1,2-二氢吡喃基与异氰基乙酸乙酯在磷腈碱的存在下反应,制备具有稠合的二氢吡喃基单元的吡咯乙酯。酯部分的切割,然后与乙酰氧基甲基吡咯和乙酸在回流的乙醇中反应,得到三吡喃,随后与吡咯二醛的“ 3 +1”缩合得到二氢吡喃卟啉。二氢吡并吡咯与苯甲醛和BF 3的环四聚反应。Et 2 O给出了空间拥挤的四(二氢嘧啶基)-卟啉,并且还原的五元环被证明是构象迁移率的出色NMR探针。新的卟啉及其镍(II)配合物还显示出潜在有价值的高红移UV-vis光谱。
    DOI:
    10.1016/j.tetlet.2020.152662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富勒烯C84(D2)的带状区域的碳骨架。
    摘要:
    已经实现了在C84富勒烯的带状区域中的双链碳骨架的合成和结构表征。所使用的合成方法是基于非对映体特异性的Diels-Alder反应,以异苯并呋喃和ph基作为反应性末端,通过非对映体AB型单体18的循环二聚作用。通过在多步合成中使用二氢亚吡喃基(12),首次制备了四个非对映异构单体前体17。已经优化了二氢邻苯二甲基本身的合成,使其达到了现在的10 g规模。由单体17的二聚得到的带状大环19可以通过酸催化的脱水反应部分芳香化,得到23,其不同于两个水分子的完全不饱和带。
    DOI:
    10.1002/chem.20030482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estmann,H.J. et al., Justus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968, vol. 718, p. 33 - 49
    作者:Bestmann,H.J. et al.
    DOI:——
    日期:——
  • Bestmann,H.-J. et al., Chemische Berichte, 1969, vol. 102, p. 2259 - 2269
    作者:Bestmann,H.-J. et al.
    DOI:——
    日期:——
  • Perturbed [12]annulenes. Synthesis of pyracylenes
    作者:Barry M. Trost、G. Michael Bright、Charles Frihart、David Brittelli
    DOI:10.1021/ja00732a031
    日期:1971.2
  • Alkaline Degradation of 1,1-Disubstituted Sulfonhydrazides. Synthesis of a Pair of Cyclic, Benzylic Hydrazines Derived from Acenaphthene and Acenaphthylene<sup>1</sup>
    作者:Louis A. Carpino、Siegfried Göwecke
    DOI:10.1021/jo01033a004
    日期:1964.10
  • Dihydropyracyloporphyrins
    作者:Patrick J. Rauen、Timothy D. Lash
    DOI:10.1016/j.tetlet.2020.152662
    日期:2020.12
    A pyrrole ethyl ester with a fused dihydropyracylene unit was prepared by reacting 5-nitro-1,2-dihydropyracylene with ethyl isocyanoacetate in the presence of a phosphazene base. Cleavage of the ester moiety, followed by reaction with an acetoxymethylpyrrole and acetic acid in refluxing ethanol, afforded a tripyrrane, and subsequent ‘3 + 1’ condensation with a pyrrole dialdehyde gave a dihydropyracyloporphyrin
    通过使5-硝基-1,2-二氢吡喃基与异氰基乙酸乙酯在磷腈碱的存在下反应,制备具有稠合的二氢吡喃基单元的吡咯乙酯。酯部分的切割,然后与乙酰氧基甲基吡咯和乙酸在回流的乙醇中反应,得到三吡喃,随后与吡咯二醛的“ 3 +1”缩合得到二氢吡喃卟啉。二氢吡并吡咯与苯甲醛和BF 3的环四聚反应。Et 2 O给出了空间拥挤的四(二氢嘧啶基)-卟啉,并且还原的五元环被证明是构象迁移率的出色NMR探针。新的卟啉及其镍(II)配合物还显示出潜在有价值的高红移UV-vis光谱。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