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环己磺菌胺
环己磺菌胺 | 925234-67-9
分子结构分类
有机化合物
-
苯类化合物
-
苯和取代衍生物
中文名称
环己磺菌胺
中文别名
N-(2-三氟甲基-4-氯苯基)-α-氧代环己基磺酰胺
英文名称
chesulfamide
英文别名
N-(2-trifluoromethyl-4-chlorophenyl)-2-oxocyclohexylsulfonamide;N-(2-trifluoromethyl-4-chlorophenyl)-α-oxocyclohexylsulfonamide;N-(2-trifluoromethyl-4-chlorphenyl)-2-oxocyclohexyl sulfonamide;N-[4-chloro-2-(trifluoromethyl)phenyl]-2-oxocyclohexane-1-sulfonamide
CAS
925234-67-9
化学式
C
13
H
13
ClF
3
NO
3
S
mdl
——
分子量
355.765
InChiKey
IGFIMXQETAEFK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沸点:
437.6±55.0 °C(Predicted)
密度:
1.49±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重原子数:
22
可旋转键数:
3
环数:
2.0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6
拓扑面积:
71.6
氢给体数:
1
氢受体数:
7
上下游信息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N-[4-chloro-2-(trifluoromethyl)phenyl]-2-hydroxycyclohexane-1-sulfonamide
1253692-36-2
C
13
H
15
ClF
3
NO
3
S
357.781
反应信息
作为反应物:
描述:
环己磺菌胺
在
titanium(IV) isopropylate
、
氨
、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25.0 ℃ 、2.67 kPa 条件下, 反应 9.0h, 以72.9%的产率得到N-(2-trifluoromethyl-4-chlorophenyl)-2-aminocyclohexanesulfo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2-取代的氨基环烷基磺酰胺的设计,合成和杀真菌活性
摘要:
通过高选择性的N-烷基化反应,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颖的2-取代的氨基环烷基磺酰胺,其结构经1 H NMR,13 C NMR和HRMS表征。其中,化合物III12和III20的构型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认。生物测定表明,标题化合物对灰葡萄孢和稻瘟病菌的不同菌株具有相当大的作用。与阳性对照嘧啶酮(EC 50 = 10.31 mg / L)相比,化合物III28,III29,III30和III31对灰葡萄孢菌株(CY-09)表现出优异的杀真菌活性,EC 50值分别为3.17、3.04、2.54和1.99 mg / L。在盆栽实验中,它们的体内杀真菌活性也优于阳性对照环丙啶,丙咪唑,卡斯卡利和多菌灵。此外,III28(EC 50 = 4.62 mg / L)对稻瘟病菌的杀真菌活性也好于阳性对照异硫杂环戊烷(EC 50 = 6.11 mg / L)。基于结构-活性关系,化合物III28作为有望成为
DOI:
10.1016/j.bmcl.2016.11.061
作为产物:
描述:
2-氯环己酮
在
草酰氯
、
三乙胺
、 sodium sulfit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
水
、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31.0h, 生成
环己磺菌胺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环己磺菌胺的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环己磺菌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环己酮经卤代产物2‑卤代环己酮与亚硫酸盐反应制得2‑氧代环己基磺酸盐;再与草酰氯、2‑三氟甲基‑4‑氯苯胺反应得到环己磺菌胺。本发明中,以2‑卤代环己酮和亚硫酸盐代替环己酮和三氧化硫·1,4‑二氧六环复合物,避免了使用BaCl2或Ba(OH)2沉淀除去SO42‑难以控制化学反应终点及生成的BaSO4沉淀不能被利用而成为三废的问题,克服了氨气的腐蚀、难储存、难操作、强刺激性异味和易致中毒等缺点。本发明的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产品纯度高、收率高;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
公开号:
CN110343057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2-取代氨基环烷基磺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 法和应用
申请人:
沈阳农业大学
公开号:
CN106316897B
公开(公告)日:
2018-06-2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2‑取代氨基环烷基磺酰胺化合物,具有如式(Ⅰ)所示的结构,其中:R1选自H或C1‑C6的烷基;R2选自C1‑C8的取代或非取代的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苯乙基、取代或非取代的苯丙基、取代或非取代的吡啶基、取代或非取代的噻唑基、取代或非取代的羧酸酯、取代或非取代的乙酰胺基中的一种;m选自1、2或3。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可作为除草剂或杀菌剂,对番茄灰霉、水稻纹枯、水稻稻瘟、玉米大斑、小麦根腐、瓜类枯萎、辣椒疫病等病害的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用于农业植物病害的防治;对反枝苋、苘麻、稗草、马唐等常见农田单双子叶杂草具有抑制生长的作用。
2-苯氧乙胺基环己烷基磺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人:
沈阳农业大学
公开号:
CN113563238A
公开(公告)日:
2021-10-29
本发明属于农用化学品领域,具体涉及N‑(2‑三氟甲基‑4‑氯苯基)‑2‑苯氧乙胺基环己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和作为杀菌剂的应用。所述化合物具有如下通式(1)其中:R选自H、烷基、单卤素、多卤素、苯氧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2,2‑二甲基‑2,3‑二氢呋喃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对油菜菌核、番茄灰霉、水稻纹枯、水稻稻瘟、禾谷镰刀、辣椒疫霉等病原菌真菌、卵菌有抑制作用;对柑橘溃疡、水稻白叶枯、白菜软腐、西瓜果斑、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病原细菌有抑制作用,用于其病害的防治;此外,对反枝苋、苘麻、稗草、马唐等常见单子叶杂草和双子叶杂草亦具有抑制生长的作用。
2-酰胺基环烷基磺酰胺化合物及制备方法和 作为杀菌、除草剂的用途
申请人:
沈阳农业大学
公开号:
CN105669541B
公开(公告)日:
2019-02-26
一种2‑酰胺基环烷基磺酰胺化合物及制备方法和作为杀菌、除草剂的用途,将2‑氧代环烷基磺酰胺(I)在四异丙氧基钛+氨气+硼氢化钠条件下还原胺化,得到2‑氨基环烷基磺酰胺(II),进一步与合成得到的各种不同取代类型酰氯对接合成新的2‑酰胺基环烷基磺酰胺(III)系列化合物。化合物III对蔬菜、农作物、水果等病原菌有病害的防治作用;对单双子叶杂草具有防治作用。具体结构通式I,II,III如下:
2-甲氧氨基-4-取代环己烷基磺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申请人:
沈阳农业大学
公开号:
CN113563237A
公开(公告)日:
2021-10-29
本发明属于农用化学品领域,具体涉及N‑(2‑三氟甲基‑4‑氯苯基)‑2‑甲氧氨基‑4‑取代环己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杀菌剂的应用。所述2‑甲氧氨基‑4‑取代环己烷基磺酰胺化合物,具有如下通式(1)或通式(2);其中:R选自H、甲基、乙基、正丙基的任意一种。本发明提供的2‑甲氧氨基环烷基磺酰胺化合物对油菜菌核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水稻稻瘟病菌、禾谷镰刀病菌、辣椒疫霉病菌等病原菌真菌、卵菌有抑制作用;对柑橘溃疡病菌、白菜软腐病菌、瓜类果斑病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假单胞菌等病原细菌有抑制作用,用于其病害的防治。
2,4-二氧代咪唑啉类环己烷磺酰胺化合物、制备方法和作为杀真菌剂、杀细菌剂的应用
申请人:
沈阳农业大学
公开号:
CN111377870B
公开(公告)日:
2023-04-07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4‑二氧代咪唑啉类环己烷磺酰胺化合物,具有如下通式(1)所示的结构,其中:R选自C1~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苄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乙基、2‑噻吩乙基、2‑吡啶乙基和吗啉‑N‑乙基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提供的2,4‑二氧代咪唑啉类环己烷磺酰胺化合物对灰霉、核盘、辣椒疫霉、水稻纹枯、水稻稻瘟、禾谷镰刀等真菌有抑制作用,用于其病害的防治;对白菜软腐、柑橘溃疡、辣椒疮痂、梨火疫病、番茄溃疡等细菌有抑制作用,用于其病害的防治。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
相关结构分类
有机杂环化合物
苯类化合物
木脂素、新木脂素和相关化合物
苯丙烷和聚酮
脂质和类脂质分子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氧化合物
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有机硫化合物
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
有机氮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
有机卤素化合物
有机聚合物
有机金属化合物
乙炔化物
有机磷化合物
叠烯
有机1,3-偶极化合物
碳化物
有机盐
有机阳离子
卡宾
有机阴离子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环己羧酸,1,2-二氨基-,(1R,2R)-rel-
下一个:环己硫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