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氯二苯并呋喃 | 51230-49-0

中文名称
2-氯二苯并呋喃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chlorodibenzofuran
英文别名
2-chlorodibenzo[b,d]furan;2-monochlorodibenzofuran
2-氯二苯并呋喃化学式
CAS
51230-49-0
化学式
C12H7ClO
mdl
——
分子量
202.64
InChiKey
PRKTYWJFCODJO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00℃
  • 沸点:
    310.96°C (rough estimate)
  • 密度:
    1.2600 (estimate)
  • 保留指数:
    1707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3.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ADMET

代谢
在现有文献中没有找到关于二苯并呋喃在哺乳动物体内的代谢信息。细菌Sphingomonas、Brevibacterium、Terrabacter和Staphylococcus auricularis通过二苯并呋喃4,4a-二加氧酶将二苯并呋喃降解为2,2',3-三羟基联苯。
No information on the metabolism of dibenzofuran in mammalian organisms was found in the available literature. The bacteria Sphingomonas, Brevibacterium, Terrabacter, and Staphylococcus auricularis degrade dibenzofuran to 2,2',3-trihydroxybiphenyl via dibenzofuran 4,4a-dioxygenase. (L952)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代谢
在现有文献中没有找到关于二苯并呋喃在哺乳动物体内的代谢信息。细菌Sphingomonas、Brevibacterium、Terrabacter和Staphylococcus auricularis通过二苯并呋喃4,4a-二加氧酶将二苯并呋喃降解为2,2',3-三羟基联苯。
No information on the metabolism of dibenzofuran in mammalian organisms was found in the available literature. The bacteria Sphingomonas, Brevibacterium, Terrabacter, and Staphylococcus auricularis degrade dibenzofuran to 2,2',3-trihydroxybiphenyl via dibenzofuran 4,4a-dioxygenase. (L952)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毒性总结
卤素代二苯并呋喃(PCDFs和PBDFs)与芳基烃受体(AhR)结合,增加了其在XRE(外源化合物响应元件)启动子区域激活转录的能力。具体来说,AhR与PCDF结合,将其转运到细胞核,并与芳烃核转运蛋白(ARNT)和外来化合物响应元件(XRE)一起增加CYP1A1和芳基烃羟化酶(CYP1B1)的表达。AhR信号还通过环氧合酶-2增加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改变Wnt/β-连环蛋白信号,下调Sox9,并改变炎症细胞因子受体的信号传导。AhR信号还改变类固醇激素受体的蛋白体降解,改变细胞的UVB应激反应,并改变某些T细胞亚群的分化。由此产生的AhR介导的激活和改变导致体重减轻、癌症和胸腺萎缩(免疫和内分泌紊乱的特征),这些都是PCDFs和相关有毒卤素代芳基烃的常见毒性反应。
Halogenated dibenzofurans (PCDFs and PBDFs) bind the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AhR), which increases its ability to activate transcription in the XRE (xenobiotic resoponse element) promoter region. Specifically AhR binds to the PCDF, translocates it to the nucleus and together with hydrocarbon nuclear translocator (ARNT) and xenobiotic responsive element (XRE) increases the expression of CYP1A1 and aryl hydrocarbon hydroxylase (CYP1B1). AhR signaling also increseases conversion of arachidonic acid to prostanoids via cyclooxygenase-2, alters Wnt/beta-catenin signaling downregulating Sox9 and alters signaling by receptors for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hR signalling also alters proteasomal degradation of steroid hormone receptors, alters cellular UVB stress response and change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certain T-cell subsets. The resulting AhR mediated activation and alteration leads to body weight loss, cancer and thymic atrophy (characteristic of immune and endocrine disruption) which are common toxic responses to PCDFs and related toxic halogenated aryl hydrocarbons.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毒性总结
卤素代二苯并呋喃(PCDFs和PBDFs)与芳基烃受体(AhR)结合,增加了其在XRE(外源化合物响应元件)启动子区域激活转录的能力。具体来说,AhR与PCDF结合,将其转运到细胞核,并与芳烃核转运蛋白(ARNT)和外来化合物响应元件(XRE)一起增加CYP1A1和芳基烃羟化酶(CYP1B1)的表达。AhR信号还通过环氧合酶-2增加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改变Wnt/β-连环蛋白信号,下调Sox9,并改变炎症细胞因子受体的信号传导。AhR信号还改变类固醇激素受体的蛋白体降解,改变细胞的UVB应激反应,并改变某些T细胞亚群的分化。由此产生的AhR介导的激活和改变导致体重减轻、癌症和胸腺萎缩(免疫和内分泌紊乱的特征),这是对PCDFs和相关有毒卤素代芳基烃的常见毒性反应。
Halogenated dibenzofurans (PCDFs and PBDFs) bind the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AhR), which increases its ability to activate transcription in the XRE (xenobiotic resoponse element) promoter region. Specifically AhR binds to the PCDF, translocates it to the nucleus and together with hydrocarbon nuclear translocator (ARNT) and xenobiotic responsive element (XRE) increases the expression of CYP1A1 and aryl hydrocarbon hydroxylase (CYP1B1). AhR signaling also increseases conversion of arachidonic acid to prostanoids via cyclooxygenase-2, alters Wnt/beta-catenin signaling downregulating Sox9 and alters signaling by receptors for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hR signalling also alters proteasomal degradation of steroid hormone receptors, alters cellular UVB stress response and change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certain T-cell subsets. The resulting AhR mediated activation and alteration leads to body weight loss, cancer and thymic atrophy (characteristic of immune and endocrine disruption) which are common toxic responses to PCDFs and related toxic halogenated aryl hydrocarbons.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致癌物分类
3, 其对人类致癌性无法分类。
3, not classifiable as to its carcinogenicity to humans. (L135)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致癌物分类
3, 其对人类致癌性无法分类。
3, not classifiable as to its carcinogenicity to humans. (L135)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健康影响
CDFs会导致呕吐和腹泻、贫血、更频繁的肺部感染、麻木以及对神经系统等其他影响,以及肝脏的轻微变化。然而,在摄入CDFs的人群中没有发现永久性的肝脏变化或明确的肝脏损伤。
CDFs cause vomiting and diarrhea, anemia, more frequent lung infections, numbness and other effects on the nervous system, and mild changes in the liver. However, there were no permanent liver changes or definite liver damage found in people who ingested CDFs. (L952)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安全信息

  • 储存条件:
    2-8°C

SDS

SDS:aa23265dcb8bb8202de09f4091fb259f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2-Chlorodibenzofuran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4)
眼刺激 (类别2A)
慢性水生毒性 (类别4)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02 吞咽有害。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413 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长期持续有害影响。
警告申明
预防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措施
P301 + P312 如果吞下去了: 如感觉不适,呼救解毒中心或看医生。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30 漱口。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12H7ClO
分子式
: 202.64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2-Chlorodibenzofuran
-
CAS 号 51230-49-0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氯化氢气体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防止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 扫掉和铲掉。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
防毒罐。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辛醇--水的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4.571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致畸性 - 老鼠 - 经口
对新生儿的影响:身体的。
发育毒性 - 老鼠 - 经口
特定发育异常:肌肉骨骼系统。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误吞对人体有害。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HP5195000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氯二苯并呋喃2,2'-联吡啶二甲基氧化锡四乙基溴化铵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以80%的产率得到二苯并呋喃
    参考文献:
    名称:
    Electroreduc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32. Indirect Electrodehalogenation of Chloroarenes in Methanol Mediated by Nickel Complexes.
    摘要:
    The indirect electroreduction of chlorinated benzenes and dibenzofurans in methanol has been investigated. (2,2'-Bipyridyl)nickel(II) chloride (1) and (1,4,8,1 1-tetraazacyclotetradecane) nickel(II) chloride (2) were used as mediators for the electron transfer. The electrolyses were carried out potentiostatically at -1.4V vs. Ag/AgBr in a divided batch cell. Indirect reduction of more highly chlorinated benzenes lead to chlorobenzene as the main product. In case of the chlorodibenzofurans, reduction to unsubstituted dibenzofuran was achieved. Much higher selectivity in the mediated electroreduction as compared with the direct cathodic reduction is observed. In particular the formation of hydrogenated products is completely suppressed.
    DOI:
    10.3891/acta.chem.scand.53-0824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苯并呋喃 在 aluminum (III) chloride 、 [双(三氟乙酰氧基)碘]苯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以63%的产率得到2-氯二苯并呋喃
    参考文献:
    名称:
    原位形成的基于IIII的苯酚和苯酚醚的邻位氯化亲和试剂:PIFA-AlCl3系统的使用
    摘要:
    用PhI(OTFA)2和AlCl 3的混合物可以实现中度到良好收率的苯酚和酚醚的高度区域选择性邻氯氯化。这种方法的重现性也在克级上得到了证明。这种新的氯化试剂可以在4°C下保存至少两周,而不会失去其反应活性。
    DOI:
    10.1002/ejoc.20170139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alladium-Catalyzed Intra- and Intermolecular C–H Arylation Using Mesylates: Synthetic Scope and Mechanistic Studies
    作者:Devin M. Ferguson、Stacey R. Rudolph、Dipannita Kalyani
    DOI:10.1021/cs500587b
    日期:2014.7.3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Pd-catalyzed inter- and intramolecular direct arylation using mesylates. Furthermore, a sequential mesylation/arylation protocol using phenols as substrates is described. These transformations are general with respect to the electronics of the C-H substrates and allow for the synthesis of diverse heterocyclic motifs in good yields. Both arenes and heteroarenes
    本文介绍了使用甲磺酸酯催化钯催化的分子间和分子内直接芳基化的发展。此外,描述了使用苯酚作为底物的顺序甲基化/芳基化方案。这些转换对于CH底物的电子学而言是一般性的,并允许以高收率合成各种杂环基序。芳烃和杂芳烃均有效地参与这些反应。提出了分子间和分子内芳基化的初步机理研究。
  • Photoinduced Miyaura Borylation by a Rare-Earth-Metal Photoreductant: The Hexachlorocerate(III) Anion
    作者:Yusen Qiao、Qiaomu Yang、Eric J. Schelter
    DOI:10.1002/anie.201804022
    日期:2018.8.20
    photoreductant, a Miyaura borylation, has been achieved. This simple, scalable, and novel borylation method that makes use of the hexachlorocerate(III) anion ([CeIIICl6]3−, derived from CeCl3) has a broad substrate scope and functional‐group tolerance and can be conducted at room temperature. Combined with Suzuki–Miyaura cross‐coupling, the method is applicable to the synthesis of various biaryl products, including
    稀土金属光还原剂Miyaura硼酸盐化反应实现了第一个光诱导的碳(sp 2)-杂原子键形成反应。这种简单,可扩展且新颖的硼酸化方法利用六氯cerate(III)阴离子([Ce III Cl 6 ] 3−,源自CeCl 3),具有广泛的底物范围和官能团耐受性,可以在室温下进行温度。结合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该方法适用于各种联芳基产物的合成,包括通过使用芳基氯化物底物。
  • Palladium-Catalyzed Intramolecular C–H Arylation of Arenes Using Tosylates and Mesylates as Electrophiles
    作者:Christine S. Nervig、Peter J. Waller、Dipannita Kalyani
    DOI:10.1021/ol302166n
    日期:2012.9.21
    paper describes a method for the palladium catalyzed intramolecular C–H arylation using tosylates and mesylates as electrophiles. The transformation is efficient for the synthesis of various heterocyclic motifs including furans, carbazoles, indoles, and lactams. Additionally, a protocol for the one-pot sequential tosylation/arylation of phenol derivatives is presented.
    本文介绍了一种使用甲苯磺酸盐和甲磺酸盐作为亲电子试剂进行钯催化的分子内CH-H芳基化的方法。该转化对于合成各种杂环基序有效,包括呋喃,咔唑,吲哚和内酰胺。另外,提出了一种用于苯酚衍生物的一锅顺序甲苯磺酸化/芳基化的方案。
  • <i>gem</i> ‐Difluoroallylation of Aryl Halides and Pseudo Halides with Difluoroallylboron Reagents in High Regioselectivity
    作者:Shu Sakamoto、Trevor W. Butcher、Jonathan L. Yang、John F. Hartwig
    DOI:10.1002/anie.202111476
    日期:2021.12
    coupling of a difluoroallylboronate with aryl and heteroaryl halides and triflates provides a convenient and broadly applicable synthesis of difluoroallylarenes. The difluoroallyl boron reagent is formed by a copper-catalyzed defluorinative borylation of the inexpensive reagent 3,3,3-trifluoropropene, and the products undergo a wide range of reactions to a series of difluoro-substituted analogs of common
    二氟烯丙基硼酸酯与芳基和杂芳基卤化物和三氟甲磺酸酯的偶联提供了方便且广泛适用的二氟烯丙基芳烃的合成。二氟烯丙基硼试剂是通过铜催化的廉价试剂 3,3,3-三氟丙烯的脱氟硼基化形成的,并且产物经历广泛的反应,形成一系列常见的具有生物价值的结构单元的二氟取代的类似物。
  • Electrocarboxylation of Chlorinated Aromatic Compounds
    作者:Dirk Golinske、Jürgen Voss、Gunadi Adiwidjaja
    DOI:10.1135/cccc20000862
    日期:——

    Chorinated benzenes (1, 4), biphenyls (6, 9), dibenzofurans (10, 15, 17, 18), 2-chlorodibenzo[1,4]dioxine (24) and 1-chloronaphthalene (26) as well as dibenzofuran (12) and naphthalene (27) themselves were transformed into carboxylic acids by galvanostatic electroredu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carbon dioxide ("electrocarboxylation"). Dry DMF was used as solvent, zinc or stainless steel as cathode and magnesium as a sacrificial anode in an undivided cell. Hydrogenation of aromatic rings was not observed. However, reductive addition of two molecules of carbon dioxide to form dihydrodicarboxylic acids, e.g. 22 and 29, occurs in the dibenzofuran and naphthalene series.

    氯苯(1,4),联苯(6,9),二苯并呋喃(10,15,17,18),2-氯二苯并[1,4]二噁英(24)和1-氯萘(26)以及二苯并呋喃(12)和萘(27)本身在存在二氧化碳的条件下通过恒电流电还原转化为羧酸(“电羧化反应”)。干燥DMF被用作溶剂,锌或不锈钢作为阴极,镁作为牺牲阳极在一个不分隔的电池中。芳香环的氢化反应没有观察到。然而,在二苯并呋喃和萘系列中发生两分子二氧化碳还原加成形成二氢二羧酸,例如22和29。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顺式-1-((2-(5-氯-2-苯并呋喃基)-4-甲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1,2,4-三唑 顺式-1-((2-(5,7-二氯-2-苯并呋喃基)-4-乙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咪唑 顺式-1-((2-(2-苯并呋喃基)-4-乙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1,2,4-三唑 霉酚酸酯杂质B 间甲酚紫 间甲基苯基(苯并呋喃-2-基)甲醇 长管假茉莉素C 金霉素 酪氨酸,b-羰基- 酞酸酐-d4 酚酞二丁酸酯 酚酞 酚红钠 酚红 邻苯二甲酸酐与马来酸酐,甘氨酰蜡素和二乙二醇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己二醇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三甘醇异壬醇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2-乙基-2-羟甲基-1,3-丙二醇和2,5-呋喃二酮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2-乙基-2-羟甲基-1,3-丙二醇、2,5-呋喃二酮和2-乙基己酸苯甲酸酯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4-硼酸频哪醇酯 邻苯二甲酸酐,马来酸,二乙二醇,新戊二醇聚合物 邻甲酚酞 贝康唑 表灰黄霉素 螺佐呋酮 螺[苯并呋喃-3(2H),4-哌啶] 螺[异苯并呋喃-1(3H),4’-哌啶]-3-酮 螺[异苯并呋喃-1(3H),4'-哌啶]-3-酮盐酸盐 螺[异苯并呋喃-1(3H),3’-吡咯烷]-3-酮 螺[1-苯并呋喃-2,1'-环丙烷]-3-酮 薄荷内酯 莫罗卡尼 荨麻叶泽兰酮 荧光胺 苯酞-3-乙酸 苯酐二乙二醇共聚物 苯酐 苯甲酸,2-[(1,3-二羰基丁基)氨基]-,甲基酯 苯甲酸,2,2-二(羟甲基)丙烷-1,3-二醇,异苯并呋喃-1,3-二酮 苯甲酰氯化,3-甲氧基-4-甲基- 苯甲基(1-{(2-amino-2-methylpropanoyl)[(2S)-2-aminopropanoyl]amino}-2-methyl-1-oxopropan-2-yl)甲基氨基甲酸酯(non-preferredname) 苯并呋喃并[3,2-d]嘧啶-2,4(1H,3H)-二酮 苯并呋喃并[3,2-D]嘧啶-4(1H)-酮 苯并呋喃并[2,3-d]哒嗪-4(3H)-酮 苯并呋喃并(3,2-c)吡啶,1,2,3,4-四氢-2-(2-(二甲氨基)乙基)-,二盐酸 苯并呋喃与1H-茚的聚合物 苯并呋喃[3,2-b]吡咯-2-羧酸 苯并呋喃-7-羧酸 苯并呋喃-7-硼酸频那醇酯 苯并呋喃-7-甲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