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1,3]Dithiol-2-ylidene-5H-thiophen-2-one | 82975-85-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1,3]Dithiol-2-ylidene-5H-thiophen-2-one
英文别名
5-([1,3]Dithiol-2-ylidene)-thiophen-2-one;5-(1,3-dithiol-2-ylidene)thiophen-2-one
5-[1,3]Dithiol-2-ylidene-5H-thiophen-2-one化学式
CAS
82975-85-7
化学式
C7H4OS3
mdl
——
分子量
200.306
InChiKey
ZCLWTIMIIZFAS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9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5-tert-Butoxy-thiophen-2-yl)-[1,3]dithiole 在 trityl tetrafluoroborat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32%的产率得到5-[1,3]Dithiol-2-ylidene-5H-thiophe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5-(1,3-DITHIOL-2-Ylidene)-2(5H)-噻吩酮的合成及性质
    摘要:
    标题化合物及其苯基衍生物已通过我们开发的有利途径制备。这些交叉共轭化合物被认为在基态对醌类共振结构有更好的贡献,但比等-π-电子 5-环庚三亚基-2(5H)-噻吩酮的极性略强,表明二硫叉基残基比环庚三亚基更能供电子。
    DOI:
    10.1246/cl.1982.87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AKAHASHI, KAZUKO;NISHIJIMA, KAZUMI;TAKASE, KAHEI;SHIMOZAWA, TAKASHI, CHEM. LETT., 1982, N 6, 875-878
    作者:TAKAHASHI, KAZUKO、NISHIJIMA, KAZUMI、TAKASE, KAHEI、SHIMOZAWA, TAKASHI
    DOI:——
    日期:——
  •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5-(1,3-DITHIOL-2-YLIDENE)-2(5<i>H</i>)-THIOPHENONE
    作者:Kazuko Takahashi、Kazumi Nishijima、Kahei Takase、Takashi Shimozawa
    DOI:10.1246/cl.1982.875
    日期:1982.6.5
    compounds are suggested to have a preferable contribution of the quinonoid resonance structure at the ground state, but are slightly more polar than the iso-π-electronic 5-cycloheptatrienylidene-2(5H)-thiophenone, revealing that the dithiolidene residue is more electron-donating than the cycloheptatrienylidene one.
    标题化合物及其苯基衍生物已通过我们开发的有利途径制备。这些交叉共轭化合物被认为在基态对醌类共振结构有更好的贡献,但比等-π-电子 5-环庚三亚基-2(5H)-噻吩酮的极性略强,表明二硫叉基残基比环庚三亚基更能供电子。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硅烷,(2,5-二氢-1,1-二羟基-2-噻嗯基)三甲基- 甲基3-氨基-4,5-二氢-2-噻吩羧酸酯 噻吩,3-氯-4,5-二氢-2-甲基-,1,1-二氧化 乳霉素 乙基2,5-二氢-3-噻吩羧酸酯 丁酸,2-乙基-2-[(1-羰基丁基)氨基]- 5-甲基-5H-噻吩-2-酮 5-甲基-2,5-二氢噻吩-2-羧酸 5-甲基-2,3-二氢-噻吩 5-甲基-1-氧代-2,3-二氢噻吩-4-羧酸 5-己基-4-甲氧基-5-甲基噻吩-2-酮 5-丁基-3H-噻吩-2-酮 4-甲基-3-氨基二氢噻吩-2-甲酸甲酯 4-甲基-3-叔丁基-5H-噻吩-2-酮 4-甲基-2,5-二氢-噻吩-2-羧酸 4-甲基-2,3-二氢噻吩 1,1-二氧化物 4-(4-氯丁氧基)-5-己基-5-甲基噻吩-2-酮 3-羟基-4-甲基-2(5H)-噻吩酮 3-甲氧基羰基-3-亚砜 3-甲基-2,5-二氢噻吩-1,1-二氧化物 3-甲基-2,5-二氢噻吩 3-环丁烯砜 3-溴-6-甲基-[3,2-B]苯并噻吩-2,5-二酮 3-溴-4-甲基-2,3-二氢噻吩 1,1-二氧化物 3-溴-2,3-二氢-噻吩1,1-二氧化物 3-氯-2,5-二氢-1H-1lambda6-噻吩-1,1-二酮 3-氯-2,3-二氢噻吩 1,1-二氧化物 3-乙基-2,5-二氢噻吩-1,1-二氧化物 3-(溴甲基)-2,5-二氢噻吩 1,1-二氧化物 3-(4-甲基戊-3-烯基)-2,5-二氢噻吩 1,1-二氧化物 3-(2,2-二甲基乙基)-2(5H)-噻吩酮 3-(1,1-二甲基乙基)-3-甲基-2(3H)-噻吩酮 3,4-二氯-2,2,5,5-四氟-2,5-二氢噻吩 3,4-二氟-2,5-噻吩二酮 3,3'-硫代(2,5-二氢噻吩1,1-二氧化物) 3(1H)-异喹啉乙酸,2-[(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3,4-二氢-,(3R)- 2H-环戊二烯并[b]噻吩,2,2,3-三氟-4,5,6,6a-四氢- 2-羟甲基-5-甲基-2,5-二氢噻吩 2-羟甲基-4-甲基-2,5-二氢噻吩 2-甲基-2,5-二氢噻吩 2-溴-4,5-二氢噻吩1,1-二氧化物 2-巯基-3,4-二甲基-2,3-二氢噻吩 2,5-二氢噻吩-3-羧酸甲酯 2,5-二氢噻吩-3-甲醛 2,5-二氢噻吩 2,5-二氢-alpha,alpha-二甲基-3-噻吩-1-丁醇1,1-二氧化物 2,5-二氢-3-(4-甲基戊-3-烯基)噻吩 2,5-二氢-1-氧化噻吩 2,4-二甲基-2,5-二氢噻吩1,1-二氧化物 2,4-二甲基-2,5-二氢噻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