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R,4R,6R,8R,10R)-2,4,6,8,10-pentamethoxypentadecanal | 194876-28-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R,4R,6R,8R,10R)-2,4,6,8,10-pentamethoxypentadecanal
英文别名
——
(2R,4R,6R,8R,10R)-2,4,6,8,10-pentamethoxypentadecanal化学式
CAS
194876-28-3
化学式
C20H40O6
mdl
——
分子量
376.534
InChiKey
UYIBJAVNBPXGDL-LASHMREH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18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5
  • 拓扑面积:
    63.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甲酰甲撑基三苯基磷(2R,4R,6R,8R,10R)-2,4,6,8,10-pentamethoxypentadecanal甲苯 为溶剂, 反应 6.0h, 生成 trans-(4R,6R,8R,10R,12R)-4,6,8,10,12-pentamethoxy-2-heptadecenal 、 trans,trans-(6R,8R,10R,12R,14R)-6,8,10,12,14-pentamethoxy-2,4-nonadecadienal
    参考文献:
    名称:
    含有丁内酯-1,3-二醇策略的获得Tolypothrix聚醚-所述的全合成Tolypothrix从对映体富集Pentaether小号-缩水甘油†
    摘要:
    的Permethyl醚1从Tolypothrix conglutinata合成根据它,我们结合醛方案1的逆合成分析以下3 [制备自小号-缩水甘油(7); cf. 方案2、3]和内酯4(也由S-缩水甘油(7)制备;参见前述说明[2]和方案4)对映体和非对映体三甲氧基内酯2(方案5)。该内酯的CO基团通过衍生出的过氧乳糖醇内酯的Criegee重排而被除去(方案6)。因此,内酯2的CCO键被完全保留的构型替换为所得的顺构型二醇18的一个COH键。保护基操作(方案6、7)以及将生成的醇21氧化为醛31(方案10)引发了三个最终操作:用Ph 3 PCH-CHO进行C 2同源(烯醛32),甲苯磺酰的形成(34) ,以及减少/伴随的CC键迁移。他们导致目标醚1与富含CHCH的醚36形成89:11混合物。
    DOI:
    10.1002/jlac.19971997080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Butyrolactone → 1,3-diol Strategy for the Obtention ofTolypothrix Polyethers – Total Synthesis of theTolypothrix Pentaether from Enantiomerically EnrichedS-Glycidol
    作者:Henning Priepke、Reinhard Brückner
    DOI:10.1002/jlac.199719970805
    日期:1997.8
    Permethyl ether 1 from Tolypothrix conglutinata was synthesized following the retrosynthetic analysis of Scheme 1. According to it, we combined aldehyde 3 [prepared from S-glycidol (7); cf. Schemes 2, 3] and lactone 4 (also prepared from S-glycidol (7); cf. the preceding communication[2] and Scheme 4) to the enantiopure and diastereopure trimethoxy lactone 2 (Scheme 5). The CO group of this lactone
    的Permethyl醚1从Tolypothrix conglutinata合成根据它,我们结合醛方案1的逆合成分析以下3 [制备自小号-缩水甘油(7); cf. 方案2、3]和内酯4(也由S-缩水甘油(7)制备;参见前述说明[2]和方案4)对映体和非对映体三甲氧基内酯2(方案5)。该内酯的CO基团通过衍生出的过氧乳糖醇内酯的Criegee重排而被除去(方案6)。因此,内酯2的CCO键被完全保留的构型替换为所得的顺构型二醇18的一个COH键。保护基操作(方案6、7)以及将生成的醇21氧化为醛31(方案10)引发了三个最终操作:用Ph 3 PCH-CHO进行C 2同源(烯醛32),甲苯磺酰的形成(34) ,以及减少/伴随的CC键迁移。他们导致目标醚1与富含CHCH的醚36形成89:11混合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