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phenyl-2-propyl-1-pentene | 713-76-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phenyl-2-propyl-1-pentene
英文别名
ω,ω'-Dipropyl-styrol;1-phenyl-2-propyl-pent-1-ene;1-Phenyl-2-propyl-pent-1-en;2-Propylpent-1-enylbenzene
1-phenyl-2-propyl-1-pentene化学式
CAS
713-76-8
化学式
C14H20
mdl
——
分子量
188.313
InChiKey
JEFLWDWJZNCEE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5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3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phenyl-2-propyl-1-pentene 在 iron(II) triflate 、 叠氮基三甲基硅烷引发剂OT 、 4,6-Bis((4S,5S)-4,5-bis(4-(tert-butyl)phenyl)-4,5-dihydrooxazol-2-yl)dibenzo[b,d]furan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72.0h, 以84%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苯乙烯的铁催化自由基不对称氨基叠氮化和叠氮化
    摘要:
    烯烃的不对称氨基叠氮化和重氮化是直接从原料化学品中构建增值的手性含氮化合物的策略。它们提供了直接接触手性有机叠氮化物的途径,并补充了对映选择性的金属化作用。尽管非对称反应取得了进步,但以前尚未报道基于非环系统的不对称氨基叠氮化或重叠叠氮化。在这里,我们描述了铁催化的苯乙烯间分子不对称氨基叠氮化和重氮化。该方法实际上是有用的,并且要求催化剂和手性配体的负载相对较低。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反应可在20 mmol规模完成。
    DOI:
    10.1002/anie.202017175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Job Characteristics and Leisure Physical Activity
    摘要:
    目标:本研究利用一组老年工作者的样本人群,估计了一个有关休闲锻炼活动的经验模型。经验性地测试了与理解老年工作者锻炼行为相关的工作和休闲态度的替代理论。方法:从1992年《健康与退休研究》(HRS)中,对6,433名全职老年工作者(51至61岁)的回答进行分组,分为两类白领和蓝领工人,分析以测试自我报告的定期体育活动水平是否与工作中的体力需求和压力相关联。结果:尽管白领工作者的工作涉及更多的体力劳动,他们更有可能进行轻度体育活动,但蓝领工作者的工作更需要体力,倾向于参与更多的剧烈锻炼。讨论:经验结果最支持概括理论,并且还展示了工作和休闲体育活动之间关系的复杂性。
    DOI:
    10.1177/08982643000120040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in organic synthesis
    作者:A. N. Kasatkin、T. Yu. Romanova、O. Yu. Tsypyshev、G. A. Tolstikov、S. I. Lomakina
    DOI:10.1007/bf01168100
    日期:1989.11
  • Arine als elektrophile Reagentien, 1. Mitt.: Umsetzung mit Alkylen-phosphoranen
    作者:E. Zbiral
    DOI:10.1007/bf00901736
    日期:1964.11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