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chloropropyl)-4-methyl-1H-benzo[d]imidazole | 191794-11-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3-chloropropyl)-4-methyl-1H-benzo[d]imidazole
英文别名
2-(3-chloropropyl)-4-methyl-1H-benzimidazole
2-(3-chloropropyl)-4-methyl-1H-benzo[d]imidazole化学式
CAS
191794-11-3
化学式
C11H13ClN2
mdl
——
分子量
208.691
InChiKey
ILBPSTJONNKGO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14.7±28.0 °C(Predicted)
  • 密度:
    1.212±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
  • 拓扑面积:
    28.7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环境杂环反应性:2,4-二取代的苯并咪唑的分子内烷基化
    摘要:
    与相应的分子间分子相比,带有4-硝基-,4-氨基和4-甲基的2-(3-氯丙基)-和2-(4-氯丁基)-4-取代的苯并咪唑的碱诱导的分子内环化显示出增强的区域选择性用1-氯丁烷进行烷基化。观察到的N1:N3环化率从94:6到10:90不等,在“拥挤”的N3-位发生的5元环形成反应最大。相反,(2-苯并咪唑基)氯乙酸甲酯和3-(2-苯并咪唑基)丙基氯乙酸的相关碱诱导的反应给出了大环二聚体系的优异产率。这些结果被解释为涉及可变几何形状S N中的静电场,键合电子和空间接近控制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2过渡状态结构。这些系统的计算(AM1和分子力学)以及分子内环化的预期过渡态的构象分析不支持这些杂环N-烷基化反应可观地使用面外逼近轨迹。
    DOI:
    10.1016/s0040-4020(97)00394-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unctionalized Orthoesters as Powerful Building Blocks for the Efficient Preparation of Heteroaromatic Bicycles
    作者:Gulluzar Bastug、Christophe Eviolitte、István E. Markó
    DOI:10.1021/ol301472a
    日期:2012.7.6
    By combining substituted anilines with functionalized orthoesters, an efficient and connective methodology for the preparation of benzoxazole, benzothiazole, and benzimidazole derivatives has been established. The versatility of this approach enable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libraries of heterocycles containing multifunctional sites.
    通过将取代的苯胺与官能化的原酸酯组合,已建立了一种高效且结缔的方法,用于制备苯并恶唑,苯并噻唑和苯并咪唑衍生物。这种方法的多功能性使得能够开发包含多功能位点的杂环新库。
  • Ambident heterocyclic reactivity: Intramolecular alkylations of 2,4-disubstituted benzimidazoles
    作者:M. Rezaul Haque、Malcolm Rasmussen
    DOI:10.1016/s0040-4020(97)00394-3
    日期:1997.5
    2-(3-chloropropyl)- and 2-(4-chlorobutyl)-4-substituted benzimidazoles bearing 4-nitro-, 4-amino-, and 4-methyl groups show enhanced regioselectivity compared to the corresponding intermolecular alkylations with 1-chlorobutane. The observed N1:N3 cyclization ratios vary from 94:6 to 10:90, with the largest preference for reaction at the ‘congested’ N3-site occurring in the 5-membered ring formation
    与相应的分子间分子相比,带有4-硝基-,4-氨基和4-甲基的2-(3-氯丙基)-和2-(4-氯丁基)-4-取代的苯并咪唑的碱诱导的分子内环化显示出增强的区域选择性用1-氯丁烷进行烷基化。观察到的N1:N3环化率从94:6到10:90不等,在“拥挤”的N3-位发生的5元环形成反应最大。相反,(2-苯并咪唑基)氯乙酸甲酯和3-(2-苯并咪唑基)丙基氯乙酸的相关碱诱导的反应给出了大环二聚体系的优异产率。这些结果被解释为涉及可变几何形状S N中的静电场,键合电子和空间接近控制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2过渡状态结构。这些系统的计算(AM1和分子力学)以及分子内环化的预期过渡态的构象分析不支持这些杂环N-烷基化反应可观地使用面外逼近轨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