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benzyl-1-(p-tolyl)pyrrolidine | 1201903-83-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benzyl-1-(p-tolyl)pyrrolidine
英文别名
2-Benzyl-1-(4-methylphenyl)pyrrolidine
2-benzyl-1-(p-tolyl)pyrrolidine化学式
CAS
1201903-83-4
化学式
C18H21N
mdl
——
分子量
251.371
InChiKey
WHHLKPXFBNXWJ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9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3.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肉桂基氯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4,4'-di-tert-butyl-2,2'-dipyridyl)-bis-(2-phenylpyridine(-1H))-iridium(III) hexafluorophosphate 、 甲基溴化镁potassium carbonate 、 sodium iodide 、 sodium chlo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乙醚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05.0h, 生成 2-benzyl-1-(p-tolyl)pyrrol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带有胺自由基阳离子的催化烯烃加氢胺化:直接形成 C-N 键的光氧化还原方法
    摘要:
    虽然用胺自由基阳离子进行烯烃胺化是形成 CN 键的经典方法,但利用简单 2° 胺前体的催化变体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开发。在此,我们报告了一种新的可见光光氧化还原方案,用于芳基烯烃的分子内抗马尔科夫尼科夫加氢胺化,该方案通过催化生成的胺自由基中间体进行。机理研究与涉及胺氧化的过程一致,包括通过电子转移、限制周转的 CN 键形成和第二个电子转移步骤以减少以碳为中心的自由基,从而使整个过程氧化还原中性。一系列结构多样的 N-芳基杂环可以在比传统的基于胺的方案所需的条件温和得多的条件下以良好到优异的产率制备。
    DOI:
    10.1021/ja505677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ne-Pot Procedure for the Synthesis of<i>N</i>-Substituted 2-(Arylmethyl)pyrrolidines from 1-Aryl-2-cyclopropylalkynes and Primary Amines by a Hydroamination/Cyclopropylimine Rearrangement/Reduction Sequence
    作者:Kerstin Gräbe、Björn Zwafelink、Sven Doye
    DOI:10.1002/ejoc.200900515
    日期:2009.11
    A one-pot procedure for the synthesis of N-substituted 2-(arylmethyl)pyrrolidines from 1-aryl-2-cyclopropylalkynes and primary amines is presented. The procedure proceeded first through an [Ind2TiMe2]-catalyzed regioselective hydroamination of a 1-aryl-2-cyclopropylalkyne with a primary amine. The resulting cyclopropylimine, which was not isolated, was then forced to undergo a cyclopropylimine rearrangement
    提出了从 1-芳基-2-环丙基炔烃和伯胺合成 N-取代的 2-(芳甲基)吡咯烷的一锅法。该过程首先通过 [Ind2TiMe2] 催化的 1-芳基-2-环丙基炔烃与伯胺的区域选择性加氢胺化反应进行。然后在催化量的 NH4Cl 存在下,在 145°C 下迫使所得的未分离的环丙亚胺进行环丙亚胺重排,以提供相应的 2-吡咯啉。随后用 NaBH3CN 和 ZnCl2 进行还原,最终得到所需的 N-取代的 2-(芳甲基)吡咯烷。(©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2009)
  • Catalytic Olefin Hydroamination with Aminium Radical Cations: A Photoredox Method for Direct C–N Bond Formation
    作者:Andrew J. Musacchio、Lucas Q. Nguyen、G. Hudson Beard、Robert R. Knowles
    DOI:10.1021/ja5056774
    日期:2014.9.3
    While olefin amination with aminium radical cations is a classical method for C-N bond formation, catalytic variants that utilize simple 2° amine precursors remain largely undeveloped. Herein we report a new visible-light photoredox protocol for the intramolecular anti-Markovnikov hydroamination of aryl olefins that proceeds through catalytically generated aminium radical intermediates. Mechanistic studies
    虽然用胺自由基阳离子进行烯烃胺化是形成 CN 键的经典方法,但利用简单 2° 胺前体的催化变体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开发。在此,我们报告了一种新的可见光光氧化还原方案,用于芳基烯烃的分子内抗马尔科夫尼科夫加氢胺化,该方案通过催化生成的胺自由基中间体进行。机理研究与涉及胺氧化的过程一致,包括通过电子转移、限制周转的 CN 键形成和第二个电子转移步骤以减少以碳为中心的自由基,从而使整个过程氧化还原中性。一系列结构多样的 N-芳基杂环可以在比传统的基于胺的方案所需的条件温和得多的条件下以良好到优异的产率制备。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R,2''R)-(-)-2,2''-联吡咯烷 麦角甾-7,22-二烯-3-基亚油酸酯 马来酰亚胺霉素 马来酰亚胺基甲基-3-马来酰亚胺基丙酸酯 马来酰亚胺丙酰基-dPEG4-NHS 马来酰亚胺-酰胺-PEG6-琥珀酰亚胺酯 马来酰亚胺-酰胺-PEG24-丙酸 马来酰亚胺-酰胺-PEG12-丙酸 马来酰亚胺-四聚乙二醇-羧酸 马来酰亚胺-四聚乙二醇-丙酸叔丁酯 马来酰亚胺-六聚乙二醇-丙酸叔丁酯 马来酰亚胺-二聚乙二醇-丙酸叔丁酯 马来酰亚胺-三(乙烯乙二醇)-丙酸 马来酰亚胺-一聚乙二醇-羧酸 马来酰亚胺-一聚乙二醇-丙烯酸琥珀酰亚胺酯 马来酰亚胺-PEG3-羟基 马来酰亚胺-PEG2-胺三氟醋酸盐 马来酰亚胺-PEG2-琥珀酰亚胺酯 马来酰亚胺 频哪醇硼酸酯 顺式4-甲基吡咯烷酮-3-醇盐酸盐 顺式3,4-二氨基吡咯烷-1-羧酸叔丁酯 顺式-二甲基 1-苄基吡咯烷-3,4-二羧酸 顺式-N-[2-(2,6-二甲基-1-哌啶基)乙基]-2-氧代-4-苯基-1-吡咯烷乙酰胺 顺式-N-Boc-吡咯烷-3,4-二羧酸 顺式-5-苄基-2-叔丁氧羰基六氢吡咯并[3,4-c]吡咯 顺式-4-氧代-六氢-吡咯并[3,4-C]吡咯-2-甲酸叔丁酯 顺式-3-氟-4-羟基吡咯烷-1-羧酸叔丁酯 顺式-3-氟-4-甲基吡咯烷盐酸盐 顺式-2-甲基六氢吡咯并[3,4-c]吡咯 顺式-2,5-二甲基吡咯烷 顺式-1-苄基-3,4-吡咯烷二甲酸二乙酯 顺式-(9CI)-3,4-二乙烯-1-(三氟乙酰基)-吡咯烷 顺-八氢环戊[c]吡咯-5-酮盐酸盐 非星匹宁 阿维巴坦中间体1 阿曲生坦中间体 阿曲生坦 间甲氧基苯乙腈 铂(2+)羟基乙酸酯-吡咯烷-3-胺(1:1:1) 钾2-氧代吡咯烷-1-磺酸酯 钠1-[(9E)-9-十八碳烯酰基氧基]-2,5-二氧代-3-吡咯烷磺酸酯 金刚烷-1-基(吡咯烷-1-基)甲酮 酸-1-吡咯烷-1,4-氨基-2-甲基-1,1,1-二甲基乙基酯,(2S,4R)- 酚丙氢吡咯 试剂3-Mercaptopropanyl-N-hydroxysuccinimideester 西他利酮 血红素酸 螺虫乙酯残留代谢物Mono-Hydroxy 萘吡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