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百合碱是从豆科植物农吉利及大叶猪屎青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外观为白色结晶粉末,微有异臭且味苦。它微溶于水,溶于甲醇和无水乙醇,并易溶于氯仿。熔点为196~198℃。这种生物碱是一种具有致突变、致癌作用的肝毒性倒千里光裂碱型吡咯里西啶生物碱,临床常用其枸橼酸盐。野百合碱对多种肿瘤有抑制作用,被认为是一种烷化剂,可通过烃化DNA发挥抗癌效应。
药动学给药后,主要分布于肝、肾、胃等器官组织中。大部分药物在24小时内以原型从尿中排出体外,在肝脏中的存留时间较长。
用途野百合碱主要用于局部或外敷治疗皮肤癌,如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疗效较佳,也可用于宫颈癌、阴茎癌的局部注射。但对急性白血病全身应用时肝毒性较大而被废弃。
全身用药时,其毒性较大,主要表现为肝脏损害,可引起肝肿大、门脉循环障碍和腹水;其他还有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及泌尿道刺激。局部用药的毒性则相对较小。
注意事项再生障碍性贫血、肝损害、肾功能不良者、孕妇禁用本品,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该概述、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由Chemicalbook的侍艳编辑整理(2016-01-13)。
化学性质野百合碱微溶于水,可溶于甲醇和无水乙醇,并易溶于氯仿。它来源于豆科植物大猪屎豆。
用途用于含量测定、鉴定及药理实验等。
野百合碱是一种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常用于诱导大鼠肺部疾病。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对急性白血病、子宫颈癌也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