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ethyl 2-[[(3S,4R)-4-(bromomethyl)-3-methyl-2-oxo-1-phenylmethoxypyrrolidin-3-yl]methyl]-2-methylpropanedioate | 1401982-31-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ethyl 2-[[(3S,4R)-4-(bromomethyl)-3-methyl-2-oxo-1-phenylmethoxypyrrolidin-3-yl]methyl]-2-methylpropanedioate
英文别名
——
diethyl 2-[[(3S,4R)-4-(bromomethyl)-3-methyl-2-oxo-1-phenylmethoxypyrrolidin-3-yl]methyl]-2-methylpropanedioate化学式
CAS
1401982-31-7
化学式
C22H30BrNO6
mdl
——
分子量
484.387
InChiKey
CWKDMTIFZNLNRO-UWJYYQIC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
  • 重原子数:
    30
  • 可旋转键数:
    1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9
  • 拓扑面积:
    82.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N-(phenylmethoxy)-2-methyl-N-(2-propen-1-yl)-2-propenamide2-溴-2-甲基丙二酸二乙酯(3aR,3a'R,8aS,8a'S)-2,2'-(cyclopropane-1,1-diyl)bis(3a,8a-dihydro-8H-indeno[1,2-d]oxazole) 、 zinc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 三乙基硼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正己烷 为溶剂, 反应 41.0h, 以70%的产率得到diethyl 2-[[(3S,4R)-4-(bromomethyl)-3-methyl-2-oxo-1-phenylmethoxypyrrolidin-3-yl]methyl]-2-methylpropanedi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亲电子碳自由基与电子不足的受体的极性不匹配加成:级联自由基加成-环化-俘获反应
    摘要:
    研究了极性不足的全氟烷基自由基向缺电子烯烃的加成反应。对于本研究,采用具有两个极性不同的自由基受体的几种底物来研究级联反应的区域化学过程。在具有甲基丙烯酰基部分的底物1的情况下,我们发现极性不匹配的全氟烷基化给出15a - e是超过极性匹配的全氟烷基化给出16a - e的主要过程。此外,在衬底的情况下2 - 7,全氟烷基的基团选择性地添加到的缺电子烯烃部分2 - 7产生极性不匹配的全氟烷基化产物,而不会形成区域异构体。接下来,研究对映选择性的控制。在底物1和3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由手性盒配体24和Zn(OTf)2制备的手性路易斯酸,反应以良好的对映选择性进行。为了直接比较,我们还研究了与其他具有亲电特性的碳原子团的反应,这些碳原子团来自ICH 2 CO 2 Et,ICH 2 CN,BrC(CO 2 Et)2 Me和CCl 3 Br。
    DOI:
    10.1021/jo301522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olarity-Mismatched Addition of Electrophilic Carbon Radicals to an Electron-Deficient Acceptor: Cascade Radical Addition–Cyclization–Trapping Reaction
    作者:Eito Yoshioka、Shigeru Kohtani、Kaori Sawai、Kentefu、Eri Tanaka、Hideto Miyabe
    DOI:10.1021/jo3015227
    日期:2012.10.5
    in the case of substrates 2–7, perfluoroalkyl radicals selectively added to an electron-deficient alkene moiety of 2–7, to give polarity-mismatched perfluoroalkylation products without the formation of regioisomers. Next, the control of enantioselectivity was studied. In the case of substrates 1 and 3, the reaction proceeded with good enantioselectivities by employing a chiral Lewis acid, prepared from
    研究了极性不足的全氟烷基自由基向缺电子烯烃的加成反应。对于本研究,采用具有两个极性不同的自由基受体的几种底物来研究级联反应的区域化学过程。在具有甲基丙烯酰基部分的底物1的情况下,我们发现极性不匹配的全氟烷基化给出15a - e是超过极性匹配的全氟烷基化给出16a - e的主要过程。此外,在衬底的情况下2 - 7,全氟烷基的基团选择性地添加到的缺电子烯烃部分2 - 7产生极性不匹配的全氟烷基化产物,而不会形成区域异构体。接下来,研究对映选择性的控制。在底物1和3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由手性盒配体24和Zn(OTf)2制备的手性路易斯酸,反应以良好的对映选择性进行。为了直接比较,我们还研究了与其他具有亲电特性的碳原子团的反应,这些碳原子团来自ICH 2 CO 2 Et,ICH 2 CN,BrC(CO 2 Et)2 Me和CCl 3 Br。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