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甲酰胺-15N | 1449-77-0

中文名称
甲酰胺-15N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5)N-formamide
英文别名
[15N]-Formamide;formamide-15N;[15N]formamide;(15N)azanylformaldehyde
甲酰胺-15N化学式
CAS
1449-77-0
化学式
CH3NO
mdl
——
分子量
46.0342
InChiKey
ZHNUHDYFZUAESO-VQEHIDDO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3 °C(lit.)
  • 沸点:
    210 °C(lit.)
  • 密度:
    1.159 g/mL at 25 °C
  • 闪点:
    310 °F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保持稳定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
  • 重原子数:
    3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43.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T
  • 安全说明:
    S23,S26,S36/37/39,S45,S53
  • 危险类别码:
    R37/38,R41,R61

SDS

SDS:00f33464143e90ec2594e7f3f1100b95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甲酰胺-15N 在 [15N2]-hydrazinium sulfate 作用下, 以160 mg的产率得到1H-1,2,4-三唑-15N3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稳定同位素标记的多效唑-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定同位素标记的多效唑‑15N3及其合成方法,以稳定同位素15N标记的硫酸肼‑15N2和尿素‑15N2作为稳定同位素标记来源,首先使用尿素‑15N2与甲酸反应获得同位素标记的甲酰胺‑15N,再与硫酸肼‑15N2进一步反应获得稳定同位素标记的三氮唑‑15N3,接着与一氯频那酮反应获得唑酮‑15N3,然后再与对氯苄溴反应获得氯唑酮‑15N3,最后经硼氢化钾还原获得稳定同位素标记的多效唑‑15N3白色固体。本发明使用的标记原料易得且价格低廉,合成过程简单产品,得到的产品化学纯度与同位素丰度均达到98%以上,可以满足作为定量检测多效唑含量的标准试剂的相关要求。
    公开号:
    CN112778222B
  • 作为产物:
    描述:
    尿素-15N2甲酸 作用下, 生成 甲酰胺-15N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稳定同位素标记的多效唑-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定同位素标记的多效唑‑15N3及其合成方法,以稳定同位素15N标记的硫酸肼‑15N2和尿素‑15N2作为稳定同位素标记来源,首先使用尿素‑15N2与甲酸反应获得同位素标记的甲酰胺‑15N,再与硫酸肼‑15N2进一步反应获得稳定同位素标记的三氮唑‑15N3,接着与一氯频那酮反应获得唑酮‑15N3,然后再与对氯苄溴反应获得氯唑酮‑15N3,最后经硼氢化钾还原获得稳定同位素标记的多效唑‑15N3白色固体。本发明使用的标记原料易得且价格低廉,合成过程简单产品,得到的产品化学纯度与同位素丰度均达到98%以上,可以满足作为定量检测多效唑含量的标准试剂的相关要求。
    公开号:
    CN112778222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hotosensitized Oxidation of <sup>13</sup>C,<sup>15</sup>N-Labeled Imidazole Derivatives
    作者:Ping Kang、Christopher S. Foote
    DOI:10.1021/ja012253d
    日期:2002.8.1
    rearranges to a carbamate 9 by opening and reclosing the five-membered ring. 9 decomposes to CO(2) and benzil diimine. A labile NH in the imidazole is crucial for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 initially formed endoperoxide, otherwise the endoperoxide decomposes to regenerate starting material. Many similarities exist between the photooxidations of imidazole and guanosine in organic solvent, suggesting that the two
    开发了在五元环的不同位置具有同位素标记的咪唑的有效合成。我们对同位素标记的咪唑衍生物的光敏氧化进行了详细的机理研究。在 2-H,N1-H 咪唑的光氧化中观察到了一种新产品 CO(2),但在 2-取代的咪唑中没有观察到。CO(2) 的碳来源于咪唑的 2C。如 18O 实验所示,CO(2) 的两个氧原子主要来自一分子氧。在同位素标记的咪唑的光敏氧化过程中,通过低温 NMR 检测到瞬态中间体。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对 13C NMR 的定量分析将一种中间体的形成与另一种中间体的损失联系起来,从而允许建立瞬态中间体的完全分解途径。单线态氧与 4,5-二苯基咪唑通过 [4 + 2] 环加成反应形成 2,5-内过氧化物,加热后分解为氢过氧化物。一个途径中的氢过氧化物失水形成咪唑酮 7,后者水解为羟基咪唑-2-酮 11。在另一途径中,氢过氧化物重排为二醇 8。通过打开和重新关闭五-,二醇重排为氨基甲酸酯 9。成员环。9
  • A new synthesis of the linearly fused [1,2,4]triazolo[1,5-b]isoquinoline ring. Observation of an unexpected Dimroth rearrangement
    作者:László Filák、Zsuzsanna Riedl、Orsolya Egyed、Mátyás Czugler、Cuong N. Hoang、Joachim G. Schantl、György Hajós
    DOI:10.1016/j.tet.2007.10.103
    日期:2008.2
    derivatives) a Dimroth rearrangement took place under the same reaction conditions to yield 3-isoquinolylhydrazones. The mechanism of this unexpected transformation has been verified by isotope labelling experiments. Clarification of the reaction mechanism allowed finding proper reaction conditions to eliminate the rearrangement route, and thus, to perfect successful ring closure to the fused triazoles
    从2,3-二氨基异喹啉鎓盐开始,已经阐明了线性稠合的[1,2,4]三唑并[1,5- b ]异喹啉环系统的新的和一般的合成。在4位带有烷基的起始化合物容易与醛反应生成环化产物。在4位上缺乏给电子基团的情况下(例如,未取代的或4-氰基取代的二氨基衍生物),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进行了狄莫罗斯重排,从而产生了3-异喹啉基hydr。同位素标记实验已验证了这种意外转变的机理。澄清反应机理使得可以找到合适的反应条件以消除重排路线,从而完美地完成对稠合三唑的成功闭环。
  • Hoshino, Jun-ichi; Yamamoto, Yukio; Hasegawa, Takeshi, Bioscience, Biotechnology and Biochemistry, 1994, vol. 58, # 11, p. 1939 - 1941
    作者:Hoshino, Jun-ichi、Yamamoto, Yukio、Hasegawa, Takeshi、Takahashi, Sho、Sawada, Seiji
    DOI:——
    日期:——
  • Synthesis of a 13C,15N labeled imidazole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2,5-endoperoxide and its decomposition
    作者:Ping Kang、Christopher S Foote
    DOI:10.1016/s0040-4039(00)01731-7
    日期:2000.12
    A synthesis of C-13, N-15 labeled imidazoles was developed which allows the direct detection of a transient 2,5-endoperoxide at -100 degreesC. The endoperoxide was thoroughly characterized by H-1,C-13 and N-15 NMR. Upon warming, the endoperoxide decomposes via a series of transient intermediates to (CO2)-C-13 and 1,2-diphenyl-ethanediimine. (C) 2000 Elsevier Scien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Structure of trimethylsilyl amides
    作者:Claude H. Yoder、William C. Copenhafer、Brent DuBeshter
    DOI:10.1021/ja00820a037
    日期:1974.6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