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1,1'-biphenyl]-4-yl(2-(pyridin-2-yl)phenyl)methyl)-4-methylbenzenesulfonamide | 1418179-23-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1,1'-biphenyl]-4-yl(2-(pyridin-2-yl)phenyl)methyl)-4-methylbenzenesulfonamide
英文别名
——
N-([1,1'-biphenyl]-4-yl(2-(pyridin-2-yl)phenyl)methyl)-4-methylbenzenesulfonamide化学式
CAS
1418179-23-3
化学式
C31H26N2O2S
mdl
——
分子量
490.626
InChiKey
BOPIGPPKYQYBQ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79
  • 重原子数:
    36.0
  • 可旋转键数:
    7.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6
  • 拓扑面积:
    59.06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3.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联苯-4-基(2-(吡啶-2-基)苯基)甲醇对甲苯磺酰胺 在 silver hexafluoroantimonate 、 dichloro(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yl)rhodium (III) dimercopper (I) acetate对甲苯磺酸 作用下, 反应 18.0h, 以57%的产率得到N-([1,1'-biphenyl]-4-yl(2-(pyridin-2-yl)phenyl)methyl)-4-methylbenzenesulfo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铑 (III) 催化的含吡啶导向基团的二芳基甲醇的芳基借用胺化
    摘要:
    已经开发了铑 (III) 催化的各种二芳基甲醇与磺酰胺的借芳基胺化反应。通过 C-C 键活化对醇进行胺化作用尚不成熟,仍然是一个挑战。这些芳基借用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官能团耐受性好、与多种醇类相容性好等特点,总体上是一个原子经济和步骤经济的过程。机理研究表明,在芳基借用胺化反应过程中存在红环络合物。
    DOI:
    10.1002/adsc.20210077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h-Catalyzed CC Cleavage of Benzyl/Allylic Alcohols to Produce Benzyl/Allylic Amines or other Alcohols by Nucleophilic Addition of Intermediate Rhodacycles to Aldehydes and Imines
    作者:Xi-Sha Zhang、Yang Li、Hu Li、Kang Chen、Zhi-Quan Lei、Zhang-Jie Shi
    DOI:10.1002/chem.201201867
    日期:2012.12.7
    imines was slower than the CC cleavage and the equilibrium between the rhodacycle and phenylpyridine; iv) the whole transformation was a combination of two sequences of CC cleavage/nucleophilic addition and CC cleavage/protonation/CH activation/nucleophilic addition, with the latter being perhaps the main pathway. We also demonstrated the first example of cleavage of an C(alkenyl)C(benzyl) bond
    我们报告了三种转化:1)从联芳基甲醇直接转化为联芳基甲胺;2)从一种联芳基甲醇直接转化为另一种联芳基甲醇;3)从丙基醇直接转化为烯丙基胺。这些变换是基于吡啶基定向的Rh催化的Ç 仲醇的C键裂解和随后的除CX(X = N或O)的双键。反应条件简单,不需要添加剂。C的驱动力C键裂解是稳定的rhodocycle中间体的形成。也可以使用其他定向基团,例如吡唑基,尽管其效率不如吡啶基。我们对转化1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1)底物范围广,富含电子的醇和缺乏电子的亚胺更有效;2)作为离去基团,醛对CC键断裂或整个转化均无显着影响;3)机理研究(中间分离,原位NMR光谱研究,竞争反应,同位素标记实验)表明:i)C在这些条件下,C裂解非常有效。ii)在rhodocycle中间体与质子化副产物吡啶之间存在平衡;iii)所述rhodacycle中间体亚胺的添加步骤是比C慢 Ç裂解和rhodacycle和基之间的平衡;
  • Rhodium(<scp>iii</scp>)-catalyzed three-component C(sp<sup>2</sup>)–H activation for the synthesis of amines
    作者:Min Lin、Yu-Fei Wu、Zheng-Qiang Liu、Cheng Liang、Qing-Hua Li、Tang-Lin Liu
    DOI:10.1039/d3cc04665f
    日期:——
    three-component C–H bond activation of aromatics with amides and aldehydes to synthesize amines was established. The addition of copper was found to be essential to ensure the high reactivity. The mechanistic studies indicated that key intermediates formed by the transmetallization between rhodium and copper could further promote the addition between 2-(pyridin-2-yl)-phenyl-metal species and imines. A series
    建立了催化芳烃酰胺和醛的三组分C-H键活化合成胺的反应。发现的添加对于确保高反应性至关重要。机理研究表明,之间的属转移形成的关键中间体可以进一步促进2-(吡啶-2-基)-属物质与亚胺之间的加成。通过这种一步三组分程序,可以通过C-H 键活化,以作为唯一副产物,从市售底物中方便地制备一系列密集取代的胺。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11aR)-3,7-双(3,5-二甲基苯基)-10,11,12,13-四氢-5-羟基-5-氧化物-二茚基[7,1-de:1'',7''-fg][1,3,2]二氧杂膦酸 龙血素C 顺-1,7-二苯基-1-庚烯基-5-醇 那洛西芬 赤杨酮 赤杨二醇 血竭素 蒙桑酮C 萘-2,7-二磺基酸,钠盐 苯酚,4-(1,3-二苯基丁基)-2-(1-苯基乙基)- 苯甲酸,2-[[2-[(2-羧基苯基)氨基]-5-(三氟甲基)苯基]氨基]-5-[[[(4-羟基-3-甲氧苯基)甲基]氨基]甲基]- 苯基-[4-(2-苯基乙炔基)苯基]甲酮 苯基-[2-[3-(三氟甲基)苯基]苯基]甲酮 苯基-[2-(2-苯基苯基)苯基]甲酮 苯基-(3-苯基萘-2-基)甲酮 苯基-(2-苯基环己基)甲酮 苯,[(二甲基苯基)甲基]甲基[(甲基苯基)甲基]- 苯,1,3-二[1-甲基-1-[4-(4-硝基苯氧基)苯基]乙基]- 脱甲氧姜黄 紫外吸收剂 234 粗糠柴苦素 硫酸姜黄素 矮紫玉盘素 益智醇 白桦林烯酮;1,7-双(4-羟基苯基)-4-庚烯-3-酮 甲酮,苯基(1,6,7,8-四氢-1-甲基-5-苯基环戊二烯并[g]吲哚-3-基)- 甲酮,[3-(4-甲氧苯基)-1-苯基-9H-芴-4-基]苯基- 甲酮,(4-氯苯基)[1-(4-氯苯基)-3-苯基-9H-芴-4-基]- 环香草酮 溴敌隆 波森 桤木酮 桑根酮D 杨梅醇 杨梅酮 杨梅联苯环庚醇-15-葡糖苷 替拉那韦 替吡法尼(S型对映体) 替吡法尼 曲沃昔芬 姜黄素葡糖苷酸 姜黄素beta-D-葡糖苷酸 姜黄素4,4'-二乙酸酯 姜黄素-d6 姜黄素 姜烯酮 A 奈帕芬胺杂质D 四甲基姜黄素 四氢脱甲氧基二阿魏酰甲烷 四氢姜黄素二乙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