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diisopropyl)silyl]benzaldehyde | 1362019-94-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diisopropyl)silyl]benzaldehyde
英文别名
4-(diisopropylsilyl)benzaldehyde
4-[(diisopropyl)silyl]benzaldehyde化学式
CAS
1362019-94-0
化学式
C13H20OSi
mdl
——
分子量
220.387
InChiKey
DBJZZPBBBNXFI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5
  • 重原子数:
    15.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6
  • 拓扑面积:
    17.07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1.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交替交替的二烷基甲硅烷基间隔的供体-受体共聚物的折叠:低聚物方法
    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由供体-受体对通过二异丙基甲硅烷基(i Pr 2 Si)间隔基分隔的低聚物,该低聚物由单体4b,二聚体5,三聚体6和四聚体7组成,以研究折叠行为。还制备了具有二甲基亚甲硅烷基(Me 2 Si)间隔基的单体4a以进行比较。使用4-氨基苯乙烯部分作为供体,使用1,2-二苯乙烯部分作为受体。进行了稳态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测量。不管硅原子上的取代基如何,4 a和4 b的发射光谱既表现出受体发色团的局部激发(LE)发射,又表现出电荷分离态的发射(CT发射),这与具有相同供体和受体发色团的相应Me 2 Si间隔共聚物2 a相似。与具有i Pr 2 Si间隔物2b的共聚物不同。二聚体5的行为类似于4和2 a。随着低聚物的链长增加,高级同系物的发射性质趋于倾向于2 b的发射性质。因此,四聚体7表现出电荷转移复合物的发射,这基本上与电荷转移复合物相同。图2b。此外,电荷转移吸收出现在6和7中。这些
    DOI:
    10.1002/chem.201102031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冠醚亲核催化剂 (CENC):增强硅放射性氟化试剂。
    摘要:
    合成了新型双功能相转移剂,并研究了它们促进硅快速氟化的能力。这些试剂被称为冠醚亲核催化剂 (CENC),是含有侧臂和潜在亲核羟基的 18-冠-6 衍生物。事实证明,这些 CENC 在受阻硅基材的氟化中是有效的,氟化产率取决于将金属螯合单元连接到羟基的连接体的长度。这些 CENC 的功效也得到了证明,可在温和条件下进行快速放射性氟化,最终应用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 分子成像。抗水解芳基硅片段有望作为一种方便的合成子来标记潜在的 PET 放射性示踪剂。
    DOI:
    10.1021/acs.joc.6b0245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signing Silylated<scp>l</scp>-Amino Acids using a Wittig Strategy: Synthesis of Peptide Derivatives and<sup>18</sup>F-Labelling
    作者:Baptiste Rugeri、Hassib Audi、Pawel Jewula、Radouane Koudih、Raluca Malacea-Kabbara、Delphine Vimont、Jürgen Schulz、Philippe Fernandez、Sylvain Jugé
    DOI:10.1002/ejoc.201701170
    日期:2017.10.2
    semisynthesis of silylated l-amino acids by reaction of silylated benzaldehydes with a phosphonium l-amino acid used as a Wittig reagent is described. The efficiency of the silylated l-amino acids in peptide synthesis was investigated by coupling both the carboxylic acid and the amino moiety with l-alanine and phenylalanine derivatives, respectively. The silylated derivatives were treated with KF or tetrabutylammonium
    描述了通过甲硅烷基化苯甲醛与用作 Wittig 试剂的l-氨基酸反应,有效地半合成甲硅烷基化l-氨基酸。通过将羧酸基部分分别与 l-丙酸和苯丙酸衍生物偶联来研究硅烷化 l-氨基酸在肽合成中的效率。用KF或四丁基氟化铵处理甲硅烷基化衍生物,得到相应的硅烷基衍生物而没有外消旋化。检查了在 pH 7.2 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硅烷化衍生物解。最后,在热 DMSO 中使用 K[18F]/穴状配体 (K2.2.2) 和乙酸的混合物实现了二叔丁基甲硅烷基化饱和和不饱和二肽的 18F 标记。获得的 18F 标记的二肽的放射化学产率和摩尔活性分别高达 31% 和 410 GBq/µmol。因此,这种涉及 Wittig 反应的半合成为基于氨基酸和肽衍生物的设计和 18F 标记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这可能会在 PET 成像中找到应用。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