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R,4R)-6-oxo-4-(2,4,5-trifluorophenyl)piperidin-3-ylammonium toluene-4-sulfonate | 1210017-49-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R,4R)-6-oxo-4-(2,4,5-trifluorophenyl)piperidin-3-ylammonium toluene-4-sulfonate
英文别名
(4R,5R)-5-amino-4-(2,4,5-trifluorophenyl)piperidin-2-one;4-methylbenzenesulfonic acid
(3R,4R)-6-oxo-4-(2,4,5-trifluorophenyl)piperidin-3-ylammonium toluene-4-sulfonate化学式
CAS
1210017-49-4
化学式
C7H8O3S*C11H11F3N2O
mdl
——
分子量
416.421
InChiKey
FYFOHZQILJPWSQ-SXNOSCCB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28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8
  • 拓扑面积:
    118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8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二碳酸二叔丁酯(3R,4R)-6-oxo-4-(2,4,5-trifluorophenyl)piperidin-3-ylammonium toluene-4-sulfonate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5.5h, 以95%的产率得到[(R)-6-oxo-4-(2,4,5-trifluorophenyl)piperidin-3-yl]carbamic acid tert-but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强力的氨基哌啶融合的咪唑并吡啶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的不对称合成
    摘要:
    已经开发了实用的不对称合成新型氨基哌啶融合的咪唑并吡啶二肽基肽酶IV(DPP-4)抑制剂1。独特的三组分级联偶合与手性硝基二酯7的结合可轻松实现,该手性可通过将高丙二酸二甲酯向硝基苯乙烯的高对映选择性迈克尔加成反应而实现,从而可以在一个罐中组装官能化的哌啶酮骨架。通过碱催化的,动态结晶驱动的过程,将顺式-哌啶酮16a差向异构化为所需的反式异构体16b,其以高收率和纯度直接从粗反应物流中结晶。烯丙基酰胺的异构化在存在RhCl 3的条件下获得16b时,与哌啶酮环上的硝基相邻的酸/碱不稳定的立体异构中心没有任何差向异构化,而通过利用痕量HCl生成的少量HCl将不需要的烯胺中间体消耗到<0.5% RhCl 3。通过氢化和水解获得的氨基内酰胺4作为结晶的pTSA盐直接从反应溶液中分离出来,因为这种分子内转酰胺作用已通过动力学控制得到了显着抑制。最后,Cu(I)催化的偶联环化作用可形成有效的DPP-4
    DOI:
    10.1021/jo902573q
  • 作为产物:
    描述:
    (4R,5R)-1-allyl-5-nitro-4-(2,4,5-trifluorophenyl)piperidin-2-one 、 对甲苯磺酸 在 rhodium(III) chloride 、 氢气 作用下, 以 异丙醇甲醇 为溶剂, 20.0~95.0 ℃ 、721.87 kPa 条件下, 反应 22.0h, 以62%的产率得到(3R,4R)-6-oxo-4-(2,4,5-trifluorophenyl)piperidin-3-ylammonium toluene-4-sulf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强力的氨基哌啶融合的咪唑并吡啶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的不对称合成
    摘要:
    已经开发了实用的不对称合成新型氨基哌啶融合的咪唑并吡啶二肽基肽酶IV(DPP-4)抑制剂1。独特的三组分级联偶合与手性硝基二酯7的结合可轻松实现,该手性可通过将高丙二酸二甲酯向硝基苯乙烯的高对映选择性迈克尔加成反应而实现,从而可以在一个罐中组装官能化的哌啶酮骨架。通过碱催化的,动态结晶驱动的过程,将顺式-哌啶酮16a差向异构化为所需的反式异构体16b,其以高收率和纯度直接从粗反应物流中结晶。烯丙基酰胺的异构化在存在RhCl 3的条件下获得16b时,与哌啶酮环上的硝基相邻的酸/碱不稳定的立体异构中心没有任何差向异构化,而通过利用痕量HCl生成的少量HCl将不需要的烯胺中间体消耗到<0.5% RhCl 3。通过氢化和水解获得的氨基内酰胺4作为结晶的pTSA盐直接从反应溶液中分离出来,因为这种分子内转酰胺作用已通过动力学控制得到了显着抑制。最后,Cu(I)催化的偶联环化作用可形成有效的DPP-4
    DOI:
    10.1021/jo902573q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a Potent, Aminopiperidine-Fused Imidazopyridine Dipeptidyl Peptidase IV Inhibitor
    作者:Feng Xu、Edward Corley、Michael Zacuto、David A. Conlon、Brenda Pipik、Guy Humphrey、Jerry Murry、David Tschaen
    DOI:10.1021/jo902573q
    日期:2010.3.5
    A practical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a novel aminopiperidine-fused imidazopyridine dipeptidyl peptidase IV (DPP-4) inhibitor 1 has been developed. Application of a unique three-component cascade coupling with chiral nitro diester 7, which is easily accessed via a highly enantioselective Michael addition of dimethyl malonate to a nitrostyrene, allows for the assembly of the functionalized piperidinone
    已经开发了实用的不对称合成新型氨基哌啶融合的咪唑并吡啶二肽基肽酶IV(DPP-4)抑制剂1。独特的三组分级联偶合与手性硝基二酯7的结合可轻松实现,该手性可通过将高丙二酸二甲酯向硝基苯乙烯的高对映选择性迈克尔加成反应而实现,从而可以在一个罐中组装官能化的哌啶酮骨架。通过碱催化的,动态结晶驱动的过程,将顺式-哌啶酮16a差向异构化为所需的反式异构体16b,其以高收率和纯度直接从粗反应物流中结晶。烯丙基酰胺的异构化在存在RhCl 3的条件下获得16b时,与哌啶酮环上的硝基相邻的酸/碱不稳定的立体异构中心没有任何差向异构化,而通过利用痕量HCl生成的少量HCl将不需要的烯胺中间体消耗到<0.5% RhCl 3。通过氢化和水解获得的氨基内酰胺4作为结晶的pTSA盐直接从反应溶液中分离出来,因为这种分子内转酰胺作用已通过动力学控制得到了显着抑制。最后,Cu(I)催化的偶联环化作用可形成有效的DPP-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