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预防 COVID-19 的 mRNA 疫苗的成功提高了全球对核酸药物重要性的认识。批准的核酸递送系统主要是不同脂质的制剂,产生具有复杂内部结构的脂质纳米颗粒(LNP)。由于成分较多,各成分的结构与LNPs整体
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很难研究。然而,可电离脂质已被广泛探索。与之前关于单组分自组装中亲
水部分优化的研究相比,我们在本研究中报告了疏
水部分的结构改变。我们通过改变长度 ( C = 8–18)、数量 ( N= 2, 4), 和疏
水尾部的不饱和度 ( Ω = 0, 1)。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核酸自组装体在粒径、血清稳定性、膜融合和流动性方面都有显着差异。此外,新型 mRNA/pDNA 制剂的特点是整体低细胞毒性、高效压实、保护和核酸释放。我们发现疏
水尾巴的长度决定了组装的形成和稳定性。并且在一定长度下,不饱和疏
水尾增强了组装体的膜融合和流动性,从而显着影响转
基因表达,其次是疏
水尾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