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双(N-取代-
水杨酰胺基)
铜(II)(1-9)型配合物,并通过红外,紫外-可见和元素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使用X射线晶体学测定了双(N-2-
溴苯基-
水杨酰胺基)
铜(II)(6)的分子结构。结构中有两个独立的分子。每个都显示一个中性,单核,四坐标,方形的反式Cu [N 2 O 2几何形状,并且每个Cu原子和连接原子是共面的。分子1的螯合N–Cu–O角为91.39(11)°,分子2的螯合N–Cu–O角为91.20(11)°,而非螯合的N–Cu–O角为88.61(11)和88.80(11)°,分别。反式-N-Cu-N和反式-O-Cu-O的键角为180°。
铜(II)配合物(1–9)的电子吸收光谱表明,d–d能带取决于
水杨基
亚胺配体苯环上取代基的性质和位置。测量了各种溶剂的UV-Vis光谱,并报道了吸收光谱和溶剂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