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ethylsulfanyl-2,2,4,4-tetramethylcyclobutanethione | 50965-15-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ethylsulfanyl-2,2,4,4-tetramethylcyclobutanethione
英文别名
3-Aethylthio-tetramethyl-cyclobutanthion
3-ethylsulfanyl-2,2,4,4-tetramethylcyclobutanethione化学式
CAS
50965-15-6
化学式
C10H18S2
mdl
——
分子量
202.385
InChiKey
MRFJSHPXYLYEC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4
  • 重原子数:
    12.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
  • 拓扑面积:
    0.0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ethylsulfanyl-2,2,4,4-tetramethylcyclobutanethione二苯基重氮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93%的产率得到5-ethylsulfanyl-4,4,6,6-tetramethyl-2,2-diphenyl-1-thiaspiro[2,3]hexane
    参考文献:
    名称:
    二苯基重氮甲烷与硫酮的 1,3-偶极环加成反应:速率测量表明硫酮是超偶极亲和体
    摘要:
    二苯基重氮甲烷与硫酮的 1,3-偶极环加成得到 2,5-二氢-1,3,4-噻二唑 8,其迅速失去 N2。释放的硫代羰基叶立德 10 通过电环闭合提供硫杂丙环 9。通过分光光度法(DMF,40°C)测量的 16 种脂环族和芳族硫酮和一种环状三硫代碳酸酯的速率常数超过 10 的 5 次幂,芴-9-硫酮在顶部,2,2,5,5-四甲基环戊硫酮在底部。释放电子的取代基降低了噻吩二苯甲酮的环加成速率;因此,两亲性二苯基重氮甲烷作为亲核伙伴与亲电硫酮反应。将讨论取代基和环大小对环烷硫酮反应性的影响,环烷硫酮受到两个嵴二甲基的空间位阻,将被讨论。与缺电子的 CC 和 CC 键相比,硫酮是超偶极亲和体。© 2006 Wiley Periodicals, Inc. 杂原子化学 17:433–442, 2006; 在线发表于 Wiley InterScience (www.interscience.wiley.com)。DOI
    DOI:
    10.1002/hc.20262
  • 作为产物:
    描述:
    Ethylthio-3-tetramethyl-2,2,4,4-cyclobutanon盐酸硫化氢原甲酸三甲酯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以51%的产率得到3-ethylsulfanyl-2,2,4,4-tetramethylcyclobutaneth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二苯基重氮甲烷与硫酮的 1,3-偶极环加成反应:速率测量表明硫酮是超偶极亲和体
    摘要:
    二苯基重氮甲烷与硫酮的 1,3-偶极环加成得到 2,5-二氢-1,3,4-噻二唑 8,其迅速失去 N2。释放的硫代羰基叶立德 10 通过电环闭合提供硫杂丙环 9。通过分光光度法(DMF,40°C)测量的 16 种脂环族和芳族硫酮和一种环状三硫代碳酸酯的速率常数超过 10 的 5 次幂,芴-9-硫酮在顶部,2,2,5,5-四甲基环戊硫酮在底部。释放电子的取代基降低了噻吩二苯甲酮的环加成速率;因此,两亲性二苯基重氮甲烷作为亲核伙伴与亲电硫酮反应。将讨论取代基和环大小对环烷硫酮反应性的影响,环烷硫酮受到两个嵴二甲基的空间位阻,将被讨论。与缺电子的 CC 和 CC 键相比,硫酮是超偶极亲和体。© 2006 Wiley Periodicals, Inc. 杂原子化学 17:433–442, 2006; 在线发表于 Wiley InterScience (www.interscience.wiley.com)。DOI
    DOI:
    10.1002/hc.2026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