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N-dimethylpyrrolidinium perchlorate | 91746-31-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N-dimethylpyrrolidinium perchlorate
英文别名
1,1-dimethylpyrrolidin-1-ium;perchlorate
N,N-dimethylpyrrolidinium perchlorate化学式
CAS
91746-31-5
化学式
C6H14N*ClO4
mdl
——
分子量
199.634
InChiKey
YUWMYHMSDUDVTA-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74.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1-甲基吡咯烷高氯酸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96.0h, 生成 N,N-dimethylpyrrolidinium perchlorate
    参考文献:
    名称:
    苯乙烯 氧化作用 经过 过氧化氢 在离子液体中的作用 溶剂 关于两者之间的竞争 钯-催化过程, 氧化作用 和 二聚化
    摘要:
    制备了一系列亲水性的N,N-二甲基吡咯烷鎓和N,N-二甲基哌啶基离子液体(ILs),并将其用作Wacker中的反应介质氧化作用 的 苯乙烯 经过 过氧化氢 使用 氯化钯2 作为 催化剂。将这些IL的效率与亲水性和疏水性进行了比较咪唑鎓 系统(包括具有 腈功能)。离子液体的性质强烈影响产物的分布。特别是在疏水性IL中,1,3-二苯基-1-丁烯 产生于 苯乙烯 二聚化 被检测到,除了预期的 苯甲基酮。的形成1,3-二苯基-1-丁烯 可能归因于 钯(0) 来自“氯醇”(可能是在 瓦克工艺)的副反应。因此,IL能够促进或不利于“氯醇“ 到 ”ClPdOOH“ 经过 过氧化氢给出均相或双相系统的化合物,似乎是影响选择性的主要因素。
    DOI:
    10.1039/c0gc00945h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ew hydrogen carbonate precursors for efficient and byproduct-free syntheses of ionic liquids based on 1,2,3-trimethylimidazolium and N,N-dimethylpyrrolidinium cores
    作者:Marcin Smiglak、C. Corey Hines、Robin D. Rogers
    DOI:10.1039/b920003g
    日期:——
    formation of the hydrogen carbonate salts involved simple alkylation reactions of the chosen neutral amines with dimethyl carbonate, and later conversion of the formed methyl carbonate anion-based salts to hydrogen carbonate salts. The reactions proceed in one step at temperatures close to room temperature using only water. The new organic salts with the chosen anions are formed with only gaseous byproducts
    两种新的碳酸氢盐IL前体, 1,2,3-三甲基咪唑鎓和Ñ,Ñ -dimethylpyrrolidinium碳酸氢盐,合成了它们的结构确认由核磁共振 和 单晶X射线衍射。还通过使这些盐与各种酸和[NH 4 ] [ClO 4 ]反应,评估了这些盐在合成IL中的应用,从而形成了清洁,定量的一族1,2,3-三甲基咪唑鎓-和N,N-二甲基吡咯烷鎓盐。形成碳酸氢盐的合成方案涉及简单烷基化所选择的中性胺与碳酸二甲酯的反应,然后将形成的碳酸甲酯阴离子基盐转化为碳酸氢盐。反应仅在接近室温的温度下一步进行。新的有机盐带有选定阴离子的阴离子仅与气态副产物(CO 2,H 2 O,在[NH 4 ] [ClO 4 ] NH 3的情况下)形成,从而进一步消除了纯化脚步。这种用于形成碳酸氢盐IL前体的通用合成规程可以用作清洁,无污染的通往许多类IL的途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