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H,4H,5H-heptachloro-pent-1-ene | 846550-69-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H,4H,5H-heptachloro-pent-1-ene
英文别名
3H,4H,5H-Heptachlor-pent-1-en;1,1,2,3,4,5,5-Heptachloropent-1-ene
3<i>H</i>,4<i>H</i>,5<i>H</i>-heptachloro-pent-1-ene化学式
CAS
846550-69-4
化学式
C5H3Cl7
mdl
——
分子量
311.25
InChiKey
WGDKKQKWSOGVE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Dentin Matrix Protein 1, a Target Molecule for Cbfa1 in Bone, Is a Unique Bone Marker Gene
    摘要:
    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是一种与牙本质形成高度相关的磷蛋白,据报道,它也存在于骨骼中。然而,Dmp1在骨骼组织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为了阐明Dmp1在骨形成中的作用,我们分析了Dmp1在骨骼和软骨中的表达特征,并研究了Dmp1的表达是否受核心结合因子a1(Cbfa1)的调控。对胎鼠颅骨(FRC)细胞培养的研究表明,Dmp1的表达与“骨结节”的形成和体外矿化密切相关。为了研究小鼠胚胎从交配后12.5天(dpc)到出生后8周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模式,我们进行了原位杂交研究;这些研究表明,Dmp1首先出现在肥厚软骨细胞中,随后出现在成骨细胞中,最后在骨细胞中强烈表达。在发育过程中,Cbfa1和Dmp1在软骨和骨骼中的表达特征重叠,Cbfa1先于Dmp1。对Cbfa1 −/−小鼠中Dmp1表达的研究表明,在Cbfa1 −/−小鼠发育中的骨骼中不存在Dmp1,而在停滞的牙芽中Dmp1的表达几乎没有变化。瞬时转染研究表明,在Cbfa1的调控下,Dmp1被强制表达,凝胶迁移数据显示,在Dmp1近端启动子区域
    DOI:
    10.1359/jbmr.2002.17.10.1822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Dentin Matrix Protein 1, a Target Molecule for Cbfa1 in Bone, Is a Unique Bone Marker Gene
    摘要:
    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是一种与牙本质形成高度相关的磷蛋白,据报道,它也存在于骨骼中。然而,Dmp1在骨骼组织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为了阐明Dmp1在骨形成中的作用,我们分析了Dmp1在骨骼和软骨中的表达特征,并研究了Dmp1的表达是否受核心结合因子a1(Cbfa1)的调控。对胎鼠颅骨(FRC)细胞培养的研究表明,Dmp1的表达与“骨结节”的形成和体外矿化密切相关。为了研究小鼠胚胎从交配后12.5天(dpc)到出生后8周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模式,我们进行了原位杂交研究;这些研究表明,Dmp1首先出现在肥厚软骨细胞中,随后出现在成骨细胞中,最后在骨细胞中强烈表达。在发育过程中,Cbfa1和Dmp1在软骨和骨骼中的表达特征重叠,Cbfa1先于Dmp1。对Cbfa1 −/−小鼠中Dmp1表达的研究表明,在Cbfa1 −/−小鼠发育中的骨骼中不存在Dmp1,而在停滞的牙芽中Dmp1的表达几乎没有变化。瞬时转染研究表明,在Cbfa1的调控下,Dmp1被强制表达,凝胶迁移数据显示,在Dmp1近端启动子区域
    DOI:
    10.1359/jbmr.2002.17.10.182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olekülspektroskopische Strukturbestimmung von C6Cl8-Isomeren
    作者:Engelbert Ziegler
    DOI:10.1007/bf00516105
    日期:1965.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