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methyl-1-(11-(pyren-1-yl)undecyl)pyrrolidin-1-ium bromide | 1374013-26-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methyl-1-(11-(pyren-1-yl)undecyl)pyrrolidin-1-ium bromide
英文别名
——
1-methyl-1-(11-(pyren-1-yl)undecyl)pyrrolidin-1-ium bromide化学式
CAS
1374013-26-9
化学式
Br*C32H42N
mdl
——
分子量
520.596
InChiKey
WJGGEZVQVHZOFH-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88
  • 重原子数:
    34.0
  • 可旋转键数:
    12.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0.0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0.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在 aluminum (III) chloride 、 氯化亚砜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反应 367.0h, 生成 1-methyl-1-(11-(pyren-1-yl)undecyl)pyrrolidin-1-ium bro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New pyrenyl fluorescent amphiphiles: synthesis and aggregation properties
    摘要:
    合成并全面表征了四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荧光探针。所有表面活性剂均具有吡咯烷铵头基和带有芘残基的碳氢尾,并且在头基与带标尾之间的连接以及亲水/疏水平衡上有所不同,其中两个是单尾表面活性剂,其他两个是双链表面活性剂。通过电导率、荧光、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实验研究了它们的聚集特性。结果表明,单体分子结构的变化通过影响聚集行为,对聚集体内荧光团的构象产生强烈影响,从而影响其在聚集条件下的荧光特性。特别地,只有在双链表面活性剂中观察到芘二聚体和/或激发态二聚体的形成,这表明第二条烷基链对于保证芘基适当的取向以形成二聚体或激发态二聚体至关重要。此外,双链表面活性剂中芘基与烷基链的不同连接方式导致它们形成的聚集体组织存在显著差异,实际上,只有在其中一个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聚集体中,芘基才暴露在脂质-水界面上。
    DOI:
    10.1039/c1sm05333g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