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rCl3(THF)3 | 151932-66-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rCl3(THF)3
英文别名
ErCl3(tetrahydrofuran)3;oxolane;trichloroerbium
ErCl<sub>3</sub>(THF)<sub>3</sub>化学式
CAS
151932-66-0
化学式
C12H24Cl3ErO3
mdl
——
分子量
489.94
InChiKey
BGKCBKFTBNSKKZ-UHFFFAOYSA-K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46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27.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7,12,14-tetramethyldibenzo[b,i]-1,4,8,11-tetraaza[14]annulene 、 ErCl3(THF)3 在 n-BuLi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59.8%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es, characterization and crystal structures of 5,14-dihydro-6,8,15,17-tetramethyldibenzo[b,i][1,4,8,11]tetraazacyclotetradecine rare earth(III) complexes
    摘要:
    稀土(III)络合物 Ln(tmtaa)(Htmtaa)-0。6CH2Cl2(Ln = Pr 1、Nd 2、Sm 3、Gd 4、Tb 5、Er 6 和 Yb 7;H2tmtaa = 5,14-二氢-6,8,15,17-四甲基二苯并[b,i][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是由 Li2tmtaa 与 LnCl3(THF)3 在四氢呋喃(THF)中反应制备的。通过红外光谱、质谱、电子能谱和 DSC 测量对这些复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 X 射线晶体衍射确定了 Ln(tmtaa)(Htmtaa)-0.6CH2Cl2(Ln = Sm 3、Tb 5、Er 6 和 Yb 7)的晶体结构。这些配合物是同构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 C2/m。配合物中的稀土(III)离子与来自 tmtaa 和 Htmtaa 的八个氮原子配位,形成八配位夹心配合物。tmtaa 和 Htmtaa 的 Ln-N 键平均长度分别为:3 为 2.463(7) Å 和 2.543(7) Å,5 为 2.438(7) Å 和 2.540(7) Å,6 为 2.406(9) Å 和 2.474(9) Å,7 为 2.388(8) Å 和 2.495(8) Å。配合物中的 tmtaa 和 Htmtaa 采用明显的鞍状构象,并以脱局域共轭 π 电子系统的形式与稀土(III)离子配位。配合物中的酸性氢与 tmtaa 或 Htmtaa 的任何一个氮原子的结合力都不强,但可能属于 Htmtaa 的四个氮原子。研究了夹层结构对配体二面角的影响。
    DOI:
    10.1039/a900100j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ructural Diversity of Heteroleptic 1,2,4-Triphenylcyclopentadienyl-Bipyridine Complexes of Rare Earth Metals
    作者:D. A. Bardonov、K. A. Lyssenko、S. S. Degtyareva、I. E. Nifant’ev、D. M. Roitershtein
    DOI:10.1134/s1070328423601565
    日期:2024.5
    of binuclear complexes and in a decrease in the coordination number of the central ion. The coplanar arrangement of two different π-systems gives rise to stack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triphenylcyclopentadienyl ligand and bipyridine.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complexes I–V was establish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CCDC nos. 2308609 (I), 2308608 (II), 2308610 (III), 2308611 (IV), 2308607 (V))
    抽象的 三苯基环戊二烯和联吡啶氯化镧氯化钪四氢呋喃酸盐反应,生成双核 [Cp Ph3 Ln(Bipy)Cl(μ 2 -Cl)] 2 (Ln = La ( I ), Pr ( II )) 和单核 [Cp Ph3 Ln(Bipy)Cl 2 (THF)] (Ln = Er ( III ), Lu ( IV ), [Cp Ph3 Sc(Bipy)Cl 2 ] ( V ) 配合物 (Cp Ph3 = 1,2,4-三苯基环戊二烯基,Bipy = 联吡啶)La…Sc 系列中 REE 半径的减小导致形成单核而不是双核配合物,并导致中心离子的配位数减少。两个不同 π 系统的共面排列引起三苯基环戊二烯配体和联吡啶之间的堆积相互作用。配合物I – V的分子结构通过 X 射线衍射分析建立(CCDC 编号 2308609 ( I )、2308608 ( II )、 2308610(三)、23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顺式-4-氨基-四氢呋喃-3-醇 顺-4-(氨基甲基)氧杂-3-醇 钨,三氯羰基二(四氢呋喃)- 苏-4-羟基-5-甲氧基-3-甲基四氢呋喃-3-甲醇 艾瑞布林中间体 甲基噁丙环聚合噁丙环,醚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2:1) 甲基[(氧杂戊-3-基)甲基]胺盐酸盐 甲基NA酸酐 甲基3-脱氧-D-赤式-呋喃戊糖苷 甲基2,5-脱水-3-脱氧-4-O-甲基戊酮酸酯 甲基-2,3-二脱氧-3-氟-5-O-新戊酰基-alpha-D-赤式戊呋喃糖苷 甲基(2S,5R)-5-(氯乙酰基)四氢-2-呋喃羧酸酯 甲基(2R,5S)-5-(氯乙酰基)四氢-2-呋喃羧酸酯 甲基(1S)-3-硝基-7-氧杂双环[2.2.1]庚烷-2-羧酸酯 球二孢菌素 环戊二烯基二羰基(四氢呋喃)铁(II)四氟硼酸 环十二碳六烯并[c]呋喃-1,1,3,3-四甲腈,十二氢- 环丁基-n-((四氢呋喃-2-基)甲基)甲胺 溴化镧水合物 溴三羰基(四氢呋喃)r(I)二聚体 氯化镁四氢呋喃聚合物 氯化锌四氢呋喃配合物(1:2) 氯化铪(IV)四氢呋喃络合物 氯化钴四氢呋喃聚合物 氯化钪四氢呋喃配合物 氨基甲酸,四氢-3,5-二甲基-3-呋喃基酯 正丁基(3-氰基氧杂-3-基)氨基甲酸酯 四氯化铀(四氢呋喃)3 四氢糠醇氧化钡 四氢糠基乙烯基醚 四氢呋喃钠 四氢呋喃钛酸钡(IV) 四氢呋喃溴化镁 四氢呋喃基-2-乙基酮 四氢呋喃-3-羰酰氯 四氢呋喃-3-磺酰氯 四氢呋喃-3-硼酸 四氢呋喃-3-乙酸 四氢呋喃-3,3,4,4-D4 四氢呋喃-2-羧酸-(2-乙基己基酯) 四氢呋喃-2-甲酸 (3-甲基氨基丙基)酰胺 四氢呋喃-2'-基醚 四氢-N-(3-氰基丙基)-N-甲基呋喃甲酰胺 四氢-N,N-二甲基-2-呋喃甲胺 四氢-5-甲基-5-(4-甲基-3-戊烯基)-2-呋喃醇 四氢-3-甲基-3-羟基呋喃 四氢-3-甲基-3-呋喃羧酸 四氢-3-呋喃羧酰胺 四氢-3-呋喃甲酰肼 四氢-3-呋喃基氰基乙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