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u(diethyldiselenocarbamato)(1,1,1,5,5,5-hexafluoropentane-2,4-dionato) | 1070777-50-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u(diethyldiselenocarbamato)(1,1,1,5,5,5-hexafluoropentane-2,4-dionato)
英文别名
Cu(Et2dsc)(hfacac)
Cu(diethyldiselenocarbamato)(1,1,1,5,5,5-hexafluoropentane-2,4-dionato)化学式
CAS
1070777-50-2
化学式
C10H11CuF6NO2Se2
mdl
——
分子量
512.659
InChiKey
PHTZKLIZVWCUPN-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EPR研究双(二乙基二硒代氨基甲酸酯)铜(II)与某些双(乙酰丙酮基)铜(II)配合物之间的配体交换反应。
    摘要:
    本文是对混合螯合铜(II)配合物的形成和性质的研究,其中一个配体与二硒代氨基甲酸酯(dsc)强烈共价结合,另一个配体属于一系列不同取代的乙酰丙酮化物(acac),均形成弱的共价键。壬基三氟和三氟取代的乙酰丙酮化物仅部分形成混合螯合配合物,在甲苯,苯或二氯甲烷中稳定,但类似于这些溶剂中的Cu(Et2dsc)2行为,在氯仿或四氯化碳中逐渐分解。六氟乙酰乙酰丙酮铜(II)完全变成混合螯合的Cu(dsc)(hfacac),在使用的所有溶剂中进行8个月以上的监测后仍保持不变。Cu(dsc)(hfacac)的稳定性归因于硒原子上残留负电荷的减少,使形成卤代烷烃的弱DA配合物尴尬。所获得的EPR参数表明,混合螯合物中铜(II)的4s AO的贡献显着降低。结果表明,Cu(acac)2不与Cu(Et2dsc)2反应。
    DOI:
    10.1016/j.saa.2007.09.03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