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u(II)(bis(2-picolyl)amine)(H2O))2(μ-SO4)]SO4 | 1314642-16-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u(II)(bis(2-picolyl)amine)(H2O))2(μ-SO4)]SO4
英文别名
——
[(Cu(II)(bis(2-picolyl)amine)(H2O))2(μ-SO4)]SO4化学式
CAS
1314642-16-4
化学式
C24H30Cu2N6O6S*O4S
mdl
——
分子量
753.76
InChiKey
CLNSQJPVEZPXDR-UHFFFAOYSA-J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铜 (II) 配合物的合成、超氧化物歧化酶、核酸酶和含有不同抗衡阴离子的双 (2-甲基吡啶) 胺的复合物的抗癌活性
    摘要:
    在复合物 4-6 的情况下,建议使用单体结构中的方形平面立体化学。评估了所获得复合物的 SOD 仿生催化活性,以确定它们抑制硝基四唑 (NBT) 还原的能力。配合物清除 O 2 - 的催化效率取决于配合物分子中特定酸性阴离子自由基的性质,并遵循以下顺序:NO 3 - > ClO 4 - > Br- ⩾ Cl− > SO 4 - > AcO− . 提出了铜 (II) 配合物催化歧化 O 2 - 的可能机理。此外,在没有任何外部添加剂的情况下,复合物 1 表现出显着的基因组 DNA 水解切割。此外,
    DOI:
    10.1016/j.molstruc.2011.04.00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