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fluorophenyl)-4H-benzo[d][1,3]oxazine | 1280219-75-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fluorophenyl)-4H-benzo[d][1,3]oxazine
英文别名
2-(4-fluorophenyl)-4H-3,1-benzoxazine
2-(4-fluorophenyl)-4H-benzo[d][1,3]oxazine化学式
CAS
1280219-75-1
化学式
C14H10FNO
mdl
——
分子量
227.238
InChiKey
LECRODBPWWEHP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05-106 °C
  • 沸点:
    344.6±52.0 °C(Predicted)
  • 密度:
    1.21±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3
  • 重原子数:
    17.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21.59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4-fluorophenyl)-4H-benzo[d][1,3]oxazine叔丁基过氧化氢 、 potass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74%的产率得到2-(4-氟苯基)-4H-3,1-苯并噁嗪-4-酮
    参考文献:
    名称:
    3的合成H-喹唑啉-4-酮和4- ħ -3,1-苯并恶嗪-4-酮通过苄型氧化和氧化脱氢使用钾碘化物叔丁基过氧化氢
    摘要:
    用碘化钾/叔丁基过氧化氢催化体系证明了一种简单而优雅的苄基活化方法。该方法被进一步扩展为合成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即3 H-喹唑啉-4-酮和4 H -3,1-苯并恶嗪-4-酮,包括甲氯喹酮和依他马酮,这是用于治疗的基于喹唑啉酮的重要药物失眠的好收成。
    DOI:
    10.1002/adsc.201000580
  • 作为产物:
    描述:
    邻氨基苯甲醇sodium hypochlorit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5.0h, 生成 2-(4-fluorophenyl)-4H-benzo[d][1,3]oxazine
    参考文献:
    名称:
    3的合成H-喹唑啉-4-酮和4- ħ -3,1-苯并恶嗪-4-酮通过苄型氧化和氧化脱氢使用钾碘化物叔丁基过氧化氢
    摘要:
    用碘化钾/叔丁基过氧化氢催化体系证明了一种简单而优雅的苄基活化方法。该方法被进一步扩展为合成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即3 H-喹唑啉-4-酮和4 H -3,1-苯并恶嗪-4-酮,包括甲氯喹酮和依他马酮,这是用于治疗的基于喹唑啉酮的重要药物失眠的好收成。
    DOI:
    10.1002/adsc.20100058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BNO-Catalyzed Aerobic Oxidative Synthesis of 2-Substituted 4<i>H</i> -3,1-Benzoxazines and Quinazolines
    作者:Jiaqi Ma、Yan Wan、Chao Hong、Meichao Li、Xinquan Hu、Weimin Mo、Baoxiang Hu、Nan Sun、Liqun Jin、Zhenlu Shen
    DOI:10.1002/ejoc.201700384
    日期:2017.6.23
    A new transition-metal-free 9-azabicyclo[3.3.1]nonan-N-oxyl (ABNO) catalyzed aerobic oxidative synthesis of 2-substituted 4H-3,1-benzoxazines and quinazolines has been developed through cascade reaction of aldehydes with 2-aminobenzyl alcohols and 2-aminobenzylamines, respectively. Under the optimal reaction conditions, the two kinds of heterocycles were obtained in 72–97 % isolated yield.
    通过醛与2-取代4H-3,1-苯并恶嗪和喹唑啉的级联反应,开发了一种新的无过渡9-氮杂双环[3.3.1]壬烷-N-氧基(ABNO)催化有氧氧化合成2-取代4H-3,1-苯并恶嗪和喹唑啉-苄醇2-氨基苄胺,分别。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两种杂环化合物的分离产率为72-97%。
  • 一种4H-3,1-苯并噁嗪类化合物催化氧化合成 方法
    申请人:浙江工业大学
    公开号:CN106831632B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H‑3,1‑苯并噁嗪类化合物催化氧化合成方法,所述方法为:以2‑基苄醇类化合物和醛为反应底物且二者投料的摩尔比为100:100~120,以9‑氮杂双环[3.3.1]壬烷‑N‑氧自由基为催化剂,以氢氧化钾为助剂,并且所述反应底物2‑基苄醇类化合物与9‑氮杂双环[3.3.1]壬烷‑N‑氧自由基、氢氧化钾的摩尔比为100:6~20:10~50,以氧气为氧化剂,反应底物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且有机溶剂的质量用量为反应底物2‑基苄醇类化合物的8~20倍,于常压、温度60~11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2~12h,反应结束后经分离处理得到目标产物4H‑3,1‑苯并噁嗪类化合物。本发明操作简便安全,大大降低了环境成本,并且避免了使用过渡属催化剂,从而解决属污染问题。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5-甲基-2-氧代苯并呋喃-3(2)-亚乙基)乙酸乙酯 (双(2,2,2-三氯乙基)) (乙基N-(1H-吲唑-3-基羰基)ethanehydrazonoate) (Z)-3-[[[2,4-二甲基-3-(乙氧羰基)吡咯-5-基]亚甲基]吲哚-2--2- (S)-(-)-5'-苄氧基苯基卡维地洛 (S)-(-)-2-(α-(叔丁基)甲胺)-1H-苯并咪唑 (S)-(-)-2-(α-甲基甲胺)-1H-苯并咪唑 (S)-氨氯地平-d4 (S)-8-氟苯并二氢吡喃-4-胺 (S)-4-(叔丁基)-2-(喹啉-2-基)-4,5-二氢噁唑 (S)-4-氯-1,2-环氧丁烷 (S)-3-(2-(二氟甲基)吡啶-4-基)-7-氟-3-(3-(嘧啶-5-基)苯基)-3H-异吲哚-1-胺 (S)-2-(环丁基氨基)-N-(3-(3,4-二氢异喹啉-2(1H)-基)-2-羟丙基)异烟酰胺 (SP-4-1)-二氯双(喹啉)-钯 (SP-4-1)-二氯双(1-苯基-1H-咪唑-κN3)-钯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S)-六氢-3H-1,2,3-苯并噻唑-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R)-(+)-5'-苄氧基卡维地洛 (R)-(+)-2,2'',6,6''-四甲氧基-4,4''-双(二苯基膦基)-3,3''-联吡啶(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卡洛芬 (R)-N'-亚硝基尼古丁 (R)-DRF053二盐酸盐 (R)-4-异丙基-2-恶唑烷硫酮 (R)-3-甲基哌啶盐酸盐; (R)-2-苄基哌啶-1-羧酸叔丁酯 (N-(Boc)-2-吲哚基)二甲基硅烷醇钠 (N-{4-[(6-溴-2-氧代-1,3-苯并恶唑-3(2H)-基)磺酰基]苯基}乙酰胺) (E)-2-氰基-3-(5-(2-辛基-7-(4-(对甲苯基)-1,2,3,3a,4,8b-六氢环戊[b]吲哚-7-基)-2H-苯并[d][1,2,3]三唑-4-基)噻吩-2-基)丙烯酸 (E)-2-氰基-3-[5-(2,5-二氯苯基)呋喃-2-基]-N-喹啉-8-基丙-2-烯酰胺 (8α,9S)-(+)-9-氨基-七氢呋喃-6''-醇,值90% (6R,7R)-7-苯基乙酰胺基-3-[(Z)-2-(4-甲基噻唑-5-基)乙烯基]-3-头孢唑啉-4-羧酸二苯甲基酯 (6-羟基嘧啶-4-基)乙酸 (6,7-二甲氧基-4-(3,4,5-三甲氧基苯基)喹啉) (6,6-二甲基-3-(甲硫基)-1,6-二氢-1,2,4-三嗪-5(2H)-硫酮) (5aS,6R,9S,9aR)-5a,6,7,8,9,9a-六氢-6,11,11-三甲基-2-(2,3,4,5,6-五氟苯基)-6,9-甲基-4H-[1,2,4]三唑[3,4-c][1,4]苯并恶嗪四氟硼酸酯 (5R,Z)-3-(羟基((1R,2S,6S,8aS)-1,3,6-三甲基-2-((E)-prop-1-en-1-yl)-1,2,4a,5,6,7,8,8a-八氢萘-1-基)亚甲基)-5-(羟甲基)-1-甲基吡咯烷-2,4-二酮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4-乙氧基-3-甲基苄基)-1,3-苯并二恶茂)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氯-2,1,3-苯并噻二唑-4-基)-氨基甲氨基硫代甲酸甲酯一氢碘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5-氨基-1,3,4-噻二唑-2-基)甲醇 (4aS-反式)-八氢-1H-吡咯并[3,4-b]吡啶 (4aS,9bR)-6-溴-2,3,4,4a,5,9b-六氢-1H-吡啶并[4,3-B]吲哚 (4S,4''S)-2,2''-环亚丙基双[4-叔丁基-4,5-二氢恶唑] (4-(4-氯苯基)硫代)-10-甲基-7H-benzimidazo(2,1-A)奔驰(德)isoquinolin-7一 (4-苄基-2-甲基-4-nitrodecahydropyrido〔1,2-a][1,4]二氮杂) (4-甲基环戊-1-烯-1-基)(吗啉-4-基)甲酮 (4-己基-2-甲基-4-nitrodecahydropyrido〔1,2-a][1,4]二氮杂) (4,5-二甲氧基-1,2,3,6-四氢哒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