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了新的三苯胺树枝状均化的Ir(III)配合物,分别为Ir-G1,Ir-G2和Ir-G3,分别具有六个,十八个和多达二十二个三苯胺单元,并通过收敛策略有效地合成了它们。树状臂的线性扩大和“双树状”策略都可以使发光中心的位点隔离程度最大化。研究了树枝状结构与其光物理,电化学和电致磷光性能之间的关系。制备了采用树枝状聚合物作为溶液处理的发射极的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PhOLED)。具有Ir-G1和Ir-G2的非掺杂器件因为发射器显示出很高的效率,效率下降的值很小。例如,以Ir-G1作为发射体的器件在溶液处理的橙色磷光器件中表现出最好的结果,其最大发光效率为40.9 cd A –1,功率效率为39.5 lm W –1。此外,通过将Ir-G1掺杂到普通聚合物基体中,非掺杂器件的最大功率效率比掺杂控制器件的最大功率效率高将近三倍。这表明将三苯胺部分掺入铱(III)核的球体是开发高效无主体树枝状磷光体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设计了新的三苯胺树枝状均化的Ir(III)配合物,分别为Ir-G1,Ir-G2和Ir-G3,分别具有六个,十八个和多达二十二个三苯胺单元,并通过收敛策略有效地合成了它们。树状臂的线性扩大和“双树状”策略都可以使发光中心的位点隔离程度最大化。研究了树枝状结构与其光物理,电化学和电致磷光性能之间的关系。制备了采用树枝状聚合物作为溶液处理的发射极的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PhOLED)。具有Ir-G1和Ir-G2的非掺杂器件因为发射器显示出很高的效率,效率下降的值很小。例如,以Ir-G1作为发射体的器件在溶液处理的橙色磷光器件中表现出最好的结果,其最大发光效率为40.9 cd A –1,功率效率为39.5 lm W –1。此外,通过将Ir-G1掺杂到普通聚合物基体中,非掺杂器件的最大功率效率比掺杂控制器件的最大功率效率高将近三倍。这表明将三苯胺部分掺入铱(III)核的球体是开发高效无主体树枝状磷光体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A novel isoquinoline‐containing C^N^C ligand and its phosphorescent triphenylamine‐based alkynylgold(III) dendrimers have been synthesized. These alkynylgold(III) dendrimers serve as phosphorescent dopants in the fabrication of efficient solution‐processabl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OLEDs). The photophysical, electrochemical, and electr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A saturated red emission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异喹啉的C ^ N ^ C配体及其磷光的基于三苯胺的炔基金(III)树状聚合物。这些炔基金(III)树状聚合物在制造有效的可溶液加工的有机发光器件(OLED)时用作磷光掺杂剂。研究了光物理,电化学和电致发光性质。实现了CIE坐标为(0.64,0.36)的饱和红色发射和3.62%的高EQE值。与其他红色发光的铱(III)树状聚合物不同,在高电流密度下观察到的开启电压低于3 V,效率下降幅度减小。这可以归因于增强的载流子传输能力和高代树状聚合物的相对较短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