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1, N3-bis (3-nitrobenzylidene)benzene-1,3-dicabohydrazide | 1000974-55-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1, N3-bis (3-nitrobenzylidene)benzene-1,3-dicabohydrazide
英文别名
1-N,3-N-bis[(3-nitrophenyl)methylideneamino]benzene-1,3-dicarboxamide
N<sup>1</sup>, N<sup>3</sup>-bis (3-nitrobenzylidene)benzene-1,3-dicabohydrazide化学式
CAS
1000974-55-9
化学式
C22H16N6O6
mdl
——
分子量
460.406
InChiKey
VBUSTAGASSQAI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03
  • 重原子数:
    34.0
  • 可旋转键数:
    8.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69.2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8.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1, N3-bis (3-nitrobenzylidene)benzene-1,3-dicabohydrazide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以84%的产率得到2-(3-nitrophenyl)-5-(3-(5-(3-nitrophenyl)-1,3,4-oxadiazol-2-yl)phenyl)-1,3,4-oxadi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双-1,3,4-恶二唑衍生物作为新型和潜在的脲酶抑制剂;合成、体外和计算机研究。
    摘要:
    目的 合成双-1,3,4-恶二唑衍生物作为新型和潜在的脲酶抑制剂。背景尽管恶二唑有许多重要的生物活性,但由于它们可能的脲酶抑制活性,它们仍然被药物化学家忽视。考虑到脲酶抑制剂的无数重要性,我们合成了一个新的取代双恶二唑衍生物库 (1-21),以评估其脲酶抑制潜力。目的 目的包括合成取代的双恶二唑衍生物 (1-21),以评估其脲酶抑制潜力。方法双1,3,4-恶二唑衍生物1-21以原料间苯二甲酸为原料,通过顺序反应合成。在催化量的浓 H2SO4 存在下,在甲醇中回流 2 小时,直至溶解,进行酯化反应。在第二步中,将过量的间苯二甲酸二甲酯和水合肼(1:5)在甲醇中回流,得到间苯二甲酸二酰肼。然后,在酸性条件下,用不同的取代苯甲醛以 1:2 的比例处理间苯二甲酸二酰肼。结果 在体外脲酶中,对合成化合物的抑制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与标准硫脲(IC50 = 21.13 ± 0.415 μM)相比,IC50
    DOI:
    10.2174/1573406418666220301161934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双-1,3,4-恶二唑衍生物作为新型和潜在的脲酶抑制剂;合成、体外和计算机研究。
    摘要:
    目的 合成双-1,3,4-恶二唑衍生物作为新型和潜在的脲酶抑制剂。背景尽管恶二唑有许多重要的生物活性,但由于它们可能的脲酶抑制活性,它们仍然被药物化学家忽视。考虑到脲酶抑制剂的无数重要性,我们合成了一个新的取代双恶二唑衍生物库 (1-21),以评估其脲酶抑制潜力。目的 目的包括合成取代的双恶二唑衍生物 (1-21),以评估其脲酶抑制潜力。方法双1,3,4-恶二唑衍生物1-21以原料间苯二甲酸为原料,通过顺序反应合成。在催化量的浓 H2SO4 存在下,在甲醇中回流 2 小时,直至溶解,进行酯化反应。在第二步中,将过量的间苯二甲酸二甲酯和水合肼(1:5)在甲醇中回流,得到间苯二甲酸二酰肼。然后,在酸性条件下,用不同的取代苯甲醛以 1:2 的比例处理间苯二甲酸二酰肼。结果 在体外脲酶中,对合成化合物的抑制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与标准硫脲(IC50 = 21.13 ± 0.415 μM)相比,IC50
    DOI:
    10.2174/157340641866622030116193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ivalent Enzyme Inhibitors Discovered Using Dynamic Covalent Chemistry
    作者:Alexandra J. Clipson、Venugopal T. Bhat、Iain McNae、Anne M. Caniard、Dominic J. Campopiano、Michael F. Greaney
    DOI:10.1002/chem.201201507
    日期:2012.8.20
    A bivalent dynamic covalent chemistry (DCC) system has been designed to selectively target members of the homodimeric glutathione‐S‐transferase (GST) enzyme family. The dynamic covalent libraries (DCLs) use aniline‐catalysed acylhydrazone exchange between bivalent hydrazides and glutathione‐conjugated aldehydes and the bis‐hydrazides act as linkers to bridge between each glutathione binding site. The
    已设计二价动态共价化学 (DCC) 系统以选择性靶向同源二聚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 (GST) 酶家族的成员。动态共价文库 (DCL) 使用苯胺催化的二价酰谷胱甘肽共轭醛之间的酰基腙交换,双酰充当连接每个谷胱甘肽结合位点的接头。发现所得 DCL 与不同 GST 同工酶的模板相容且高度敏感,其中最好的结果来自 M 和日本血吸虫(Sj) 类 GST,分别是癌症和热带病的目标。该方法产生了具有选择性纳摩尔亲和力的化合物(K i =61 n M 用于 mGSTM1-1)并证明 DCC 可用于同时询问二聚体蛋白不同亚基上的结合位点。
  • A selective chemosensor for fluoride ion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Calf Thymus DNA
    作者:Soumen Ghosh、Abdulla Al Masum、Aniruddha Ganguly、Md. Maidul Islam、Md. Akhtarul Alam、Nikhil Guchhait
    DOI:10.1016/j.saa.2017.01.044
    日期:2017.5
    selectivity and sensitivity. Presence of nitro group in the phenyl ring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e detection of fluoride ion visually with a dramatic color change from colorless to deep red in aqueous dimethyl sulphoxide solution. This Schiff base can be used as test kit for sensing of fluoride ion in the solid state. Compound 1 can detect fluoride also in commercially available toothpaste. As the compound has
    通过间苯二甲酸二酰邻硝基苯甲醛之间的缩合反应合成了具有CONH基和CHN键的酰胺基-席夫碱1(N1,N3-双(2-硝基亚苄基)苯-1,3-二乙酰)。该分子可以作为离子传感器,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苯环中硝基的存在可能是视觉上检测离子的原因,它在二甲基亚砜溶液中从无色到深红色都有明显的颜色变化。此Schiff碱可用作检测固态化物离子的测试套件。化合物1也可以检测到市售牙膏中的化物。由于该化合物在DMSO-混合物中具有足够的溶解度(7:93,v / v),并且具有一些氢键供体和受体中心,我们使用理论分子模型和其他实验方法(例如紫外可见光谱,圆二色性和热熔研究)研究了其与小牛胸腺DNA(CT-DNA)结合的性质。已经使用众所周知的Van't Hoff方程获得了热力学参数。从理论和实验发现,已经观察到它可以与CT-DNA有效地相互作用,结合能为-7.55kcal / mol至-7
  • SYNTHESIS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OF 1,3-BIS [3-N-ACETYL-2-ARYL-1,3,4-OXADIAZOLINE-5-YL]BENZENES
    作者:De-Jiang Li、Fei-Jun Dan、He-Qing Fu
    DOI:10.1515/hc.2008.14.1-2.101
    日期:2008.1
    screening studies of the newly synthesized compounds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Result and Discussion The synthetic route is depicted in Scheme-1. Dimethyl isophthalate (1) was reacted with 80% hydrazine hydrate in refluxing ethanol for 16 h to give isophthalic dihydrazide (2). Condensation of 2 with aromatic aldehydes afforded corresponding hydrazones 3a-3i. Cyclization of 3a-3i with acetic anhydride
    间苯二甲酸二甲酯 (1) 与 80% 的在回流乙醇中反应 16 小时,得到间苯二甲酸二酰 (2)。2与芳香醛缩合得到相应的腙3a-3i。3a-3i 与乙酸酐在回流中环化 4-5 小时,得到 1,3-双[3-N-乙酰基-2-芳基-1,3,4 恶二唑啉-5-基]苯 (4a-4i)。4a-4i 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IR、*H NMR 和 MS 光谱表征。初步抗菌试验表明,其中大部分对黄色葡萄球菌有效。介绍 1,3,4-恶二唑啉衍生物被发现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例如抗真菌 (1)、杀虫 (2)、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3-5)、抗惊厥作用和植物生长促进剂。它们是非常重要的杂环,并已用于农用化学品和药物化学的研究和开发。大多数这些化合物在一个分子中仅包含一个 1,3,4-恶二唑啉单元。作为我们目前对生物活性 1, 3, 4-恶二唑啉衍生物合成研究的一部分,我们现在报告了一种有效合成化合物,该化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