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4,5-trimethoxyphenyl)thiophene | 1092504-83-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3,4,5-trimethoxyphenyl)thiophene
英文别名
——
2-(3,4,5-trimethoxyphenyl)thiophene化学式
CAS
1092504-83-0
化学式
C13H14O3S
mdl
——
分子量
250.318
InChiKey
VUAJSPAWDULED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4
  • 重原子数:
    17.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3
  • 拓扑面积:
    27.69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4.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甲醇 、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potassium tert-butylate氧气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5.0h, 生成 2-(3,4,5-trimethoxyphenyl)thiophene苯甲酸
    参考文献:
    名称:
    含杂芳基的伯醇和仲醇中的无金属好氧氧化选择性C–C键裂解。
    摘要:
    据报道,伯和仲杂芳基醇中无过渡金属的需氧氧化选择性C–C键断裂反应。该反应是高效的并且耐受各种杂芳基醇,产生羧酸衍生物和中性杂芳族化合物。实验研究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相结合,揭示了选择性C–C键断裂的机理。该策略还提供了另一种简单的羧化反应方法。
    DOI:
    10.1021/acs.orglett.9b0056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ir-Stable and Highly Active Dendritic Phosphine Oxide- Stabilized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in the Carbon-Carbon Bond Formation and Hydrogenation Reactions
    作者:Lei Wu、Zhi-Wei Li、Feng Zhang、Yan-Mei He、Qing-Hua Fan
    DOI:10.1002/adsc.200700441
    日期:2008.4.7
    compared with the commonly used homogeneous catalyst tetrak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 [Pd(PPh3)4].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bulky dendritic substrate suggest that the Pd nanoparticles might act as reservoir of catalytically active species, and that the reaction is actually catalyzed by the soluble Pd(0) and/or Pd(II) species leached from the nanoparticle surface.
    在膦树状大分子配体存在下,使用氢在四氢呋喃中还原双(乙酰丙酮[Pd(acac)2 ],形成树状大分子稳定的纳米颗粒。通过TEM,31 P NMR和31表征所得的Pd纳米颗粒P MAS NMR。结果表明,树枝状膦配体被氧化为氧化膦。这些树状聚合物稳定的Pd纳米颗粒被证明是Suzuki和Stille偶联反应和氢化的有效催化剂。树状楔用作稳定剂以防止纳米颗粒聚集,并且用作促进Pd催化剂的分离和/或再循环的载体。在铃木偶联反应的情况下,与常用的均相催化剂四(三苯基膦[Pd(PPh 3)4相比,这些Pd纳米颗粒显示出高催化效率(TON高达65,000)和空气稳定性。]。此外,从庞大的树突状基质获得的结果表明,Pd纳米颗粒可能充当催化活性物质的储存库,并且该反应实际上是由从中浸出的可溶性Pd(0)和/或Pd(II)物质催化的。纳米颗粒表面。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3-(叔丁基)-4-(2,6-二异丙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R,2''R,3R,3''R)-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氟-3-异丙氧基苯基)三氟硼酸钾 (+)-6,6'-{[(1R,3R)-1,3-二甲基-1,3基]双(氧)}双[4,8-双(叔丁基)-2,10-二甲氧基-丙二醇 麦角甾烷-6-酮,2,3,22,23-四羟基-,(2a,3a,5a,22S,23S)- 鲁前列醇 顺式6-(对甲氧基苯基)-5-己烯酸 顺式-铂戊脒碘化物 顺式-四氢-2-苯氧基-N,N,N-三甲基-2H-吡喃-3-铵碘化物 顺式-4-甲氧基苯基1-丙烯基醚 顺式-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 顺式-1,3-二甲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 非那西丁杂质7 非那西丁杂质3 非那西丁杂质22 非那西丁杂质18 非那卡因 非布司他杂质37 非布司他杂质30 非布丙醇 雷诺嗪 阿达洛尔 阿达洛尔 阿莫噁酮 阿莫兰特 阿维西利 阿索卡诺 阿米维林 阿立酮 阿曲汀中间体3 阿普洛尔 阿普斯特杂质67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托西汀EP杂质A 阿托莫西汀杂质24 阿托莫西汀杂质10 阿托莫西汀EP杂质C 阿尼扎芬 阿利克仑中间体3 间苯胺氢氟乙酰氯 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 间苯二酚二异丙醇醚 间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 间苄氧基苯乙醇 间甲苯氧基乙酸肼 间甲苯氧基乙腈 间甲苯异氰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