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benzyl-3-methyl-benzimidazolium hexafluorophosphate | 1610877-14-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benzyl-3-methyl-benzimidazolium hexafluorophosphate
英文别名
3-Benzyl-1-methyl-1H-benzo[d]imidazol-3-ium hexafluorophosphate(V);1-benzyl-3-methylbenzimidazol-3-ium;hexafluorophosphate
1-benzyl-3-methyl-benzimidazolium hexafluorophosphate化学式
CAS
1610877-14-9
化学式
C15H15N2*F6P
mdl
——
分子量
368.262
InChiKey
GLIPTJFFLQRDA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9
  • 重原子数:
    24.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3
  • 拓扑面积:
    8.81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1.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苯乙烯1-benzyl-3-methyl-benzimidazolium hexafluorophosphatebis(1,5-cyclooctadiene)nickel (0)N-(2-(3-mesityl-2,3-dihydro-1H-imidazol-1-yl)ethyl)-2-methylpropan-2-amin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68%的产率得到1-methyl-3-benzyl-2-phenethyl-1H-benzo[d]imidazolium hexafluorophosph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双金属镍铝通过C ?催化苯乙烯加氢杂芳基化区域选择性转换的机理研究。H激活
    摘要:
    我们以前报道为苯乙烯与苯并咪唑基于C的双金属镍-铝催化hydroheteroarylation一个高效的协议 H键活化。现在,我们描述了该过程的机制,为在路易斯酸AlMe 3存在下观察到的区域选择性转换提供了理论依据。目前的机理研究为合理开发具有所需线性/支化选择性的催化剂提供了见识。
    DOI:
    10.1002/chem.201400303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双金属镍铝通过C ?催化苯乙烯加氢杂芳基化区域选择性转换的机理研究。H激活
    摘要:
    我们以前报道为苯乙烯与苯并咪唑基于C的双金属镍-铝催化hydroheteroarylation一个高效的协议 H键活化。现在,我们描述了该过程的机制,为在路易斯酸AlMe 3存在下观察到的区域选择性转换提供了理论依据。目前的机理研究为合理开发具有所需线性/支化选择性的催化剂提供了见识。
    DOI:
    10.1002/chem.20140030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Gold(I) Alkynyls Supported by Mono- and Bidentate NHC Ligands: Luminescence and Isolation of Unprecedented Ionic Complexes
    作者:Alexander A. Penney、Galina L. Starova、Elena V. Grachova、Vladimir V. Sizov、Mikhail A. Kinzhalov、Sergey P. Tunik
    DOI:10.1021/acs.inorgchem.7b01508
    日期:2017.12.18
    by crystallization. With increased reaction time, only the expected mononuclear complexes of the type [NHCAuC≡CR] are produced.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NHC)2Au]2[(PhC2)2Au]PF6 reveals an unprecedented triple-decker array upheld by a remarkably short (2.9375(7) Å) unsupported Au···Au···Au contact. The mononuclear complex [NHCAuC≡CPh] was found to crystallize as three distinct polymorphs and a pseudopolymorph
    NHC·HX(NHC = 1-苄基-3-甲基苯咪唑-2-基,X = Br –,PF 6 –)和(AuC≡CR)n(R = Ph,C 3 H 6 OH)的反应首先,由Cs 2 CO 3制备的通式为[(NHC)2 Au] 2 [(RC 2)2 Au] X的化合物可以通过结晶分离。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仅产生预期的[NHCAuC≡CR]类型的单核复合物。[(NHC)2 Au] 2 [(PhC 2)2 Au] PF 6的晶体结构揭示了一个空前的三层阵列,由非常短的(2.9375(7)Å)无支撑的Au···Au···Au接触支撑。发现单核络合物[NHCAuC≡CPh]结晶为三个不同的多晶型物和假多晶型物,这取决于分子间的Au···Au距离发出蓝色,绿色或黄色的光。两种合成方法用于制备一系列由双核NHC连接的通式[NHC-(CH 2)n -NHC(AuC≡CR)2 ]的Au(I)炔基配合物,其中NHC
查看更多